蹑石扪萝得得来,人间尘累已忘怀。
行穷险道忽平地,立看飞泉倾断崖。
邃宇半依苍木里,秀峰长是白云埋。
方平羽驾今何在,欲会仙姑恨未谐。
蹑石扪萝得得来,人间尘累已忘怀。
行穷险道忽平地,立看飞泉倾断崖。
邃宇半依苍木里,秀峰长是白云埋。
方平羽驾今何在,欲会仙姑恨未谐。
这首宋诗《登麻姑山》是曾渐所作,描绘了诗人登山的体验和对仙境的向往。首句“蹑石扪萝得得来”,通过“蹑石”、“扪萝”的动作,展现出诗人攀爬山石、摸索藤萝的艰难与乐趣,形象生动。接着,“人间尘累已忘怀”表达了诗人暂离尘世纷扰,心灵得到净化的感受。
“行穷险道忽平地,立看飞泉倾断崖”两句,描绘了山势的陡峭变化和自然景观的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寓含着人生的顿悟:困境之后往往有转机,正如险峻之路后是开阔之地,飞泉从断崖倾泻而下,寓意着生命的活力。
“邃宇半依苍木里,秀峰长是白云埋”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幽深宁静的景象,仿佛仙界般神秘,诗人借此表达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邃宇”和“白云”都象征着隐逸的理想境界。
最后,“方平羽驾今何在,欲会仙姑恨未谐”以方平(道教神话中的仙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与仙人相遇的期待,但遗憾未能如愿,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山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富有哲理意味。
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
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
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
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
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后鸣。
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