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不向海东流,雪岭高寒据上游。
山水有名非福地,风波无限是瀛州。
云深便拟羲皇代,树老浑忘汉魏秋。
莫道居夷嫌陋俗,此中丘壑有潜虬。
澜沧不向海东流,雪岭高寒据上游。
山水有名非福地,风波无限是瀛州。
云深便拟羲皇代,树老浑忘汉魏秋。
莫道居夷嫌陋俗,此中丘壑有潜虬。
这首诗以澜沧江与雪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人通过“澜沧不向海东流,雪岭高寒据上游”两句,巧妙地将澜沧江与雪岭置于诗篇的开篇,以独特的地理景观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境界。
“山水有名非福地,风波无限是瀛州。”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山水虽有名,但并非真正的福地,因为真正的福地在于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而非外在的名利与繁华。诗人以“风波无限是瀛州”来比喻内心的波澜与挑战,暗示了追求精神自由之路的艰难与复杂。
“云深便拟羲皇代,树老浑忘汉魏秋。”这两句运用了历史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岁月流逝的感慨。云深之处仿佛是远古时代,树老则让人忘记尘世的变迁,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莫道居夷嫌陋俗,此中丘壑有潜虬。”诗人以“居夷”自喻,表示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不应嫌弃当地的风俗习惯。这里的“潜虬”象征着内在的智慧与力量,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独立性,无论环境如何,内心的世界都能保持高洁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与内在力量的追求,以及对超越世俗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岁事忽已晏,行迈良亦腓。
谁知出岫云,意作无心归。
嗟我寡徒旅,只影夐无依。
况乃远离别,与子千里违。
中原念乱久,意绪转愁悲。
迢迢两溪水,淡淡浮斜晖。
岂无双赪尾,尺素不可迟。
慎勿不相念,弃置忽如遗。
薄游践初心,寓宿便晚静。
山空秋有声,人寂夜更永。
华鲸催晓色,有客动深省。
焚香礼大士,杖策上危岭。
黄金明窣堵,妙音生佛境。
眼穷天无尽,地转江万顷。
缅怀梁武帝,问法昔造请。
识师鸟巢中,道契言自领。
会令天龙宫,金碧粲绝顶。
我来脩法供,汲水具乳茗。
愿同桑下留,览胜毕馀景。
还从天际归,悠然理烟艇。
良辰不浪出,坐久无谁言。
闲携老铃去,旋觅登高樽。
悠然理孤策,徐行当华轩。
步穿鼪鼯径,来过鸡犬村。
炊烟起茅庐,衍沃多平原。
翳翳桑柘密,霭霭禾黍繁。
黄童与白叟,相携负朝暄。
我求方寸地,拟设常关门。
谁知南冈底,近有苏家园。
心知淳朴处,可避喧嚣烦。
归来得好语,高意谁当论。
他年刘子骥,定觅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