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羌纷纷急攻城,羌酋却走杀汉民。
汉民当前死不惜,瓯脱更有杀来人。
白羌纷纷急攻城,羌酋却走杀汉民。
汉民当前死不惜,瓯脱更有杀来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乱中的惨状,白羌军队急攻城池,羌酋撤退时对汉民进行了无辜的杀戮。汉民面临死亡毫不犹豫,而敌人却继续寻找机会屠杀来犯之人。这段诗句通过生动的情境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残酷与痛苦,以及人民的无奈和悲哀。
接下来的文字是一位鉴赏家对于古代歌谣的感慨。作者提到自己多年来在秦、熙、汧、陇一带行走,听到许多流传的民间歌谣,这些歌声远远近近,高低起伏,充满了思念和回旋的余味。尽管这些歌谣的辞藻并不华丽,但它们的旋律却让人联想到了古代竹枝词那样的韵味。鉴赏家感叹这些民歌之美,并尝试以此补充秦地的乐府,彰显了作者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尊重和赞赏。
从这两部分内容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文化传承与个人情怀等主题的深刻体察和感悟。
渴梦吞江起解颜,诗成有味齿牙间。
前身邺下刘公干,今日江南庾子山。
穴居木处,相安以饮食生。
渴饥爱憎,无师而自能。
其皮之美也,自立辟。
其肉之肴也,故多兵。
风林露壑,伐木丁丁。
雄雌同声,去之远而犹鸣。
彼其不同臭味,故眴目而相惊。
惟虫能虫,惟虫能天。
余是以觏万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