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鄂州韦尚书》
《上鄂州韦尚书》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往岁先皇驭九州,侍臣才业最风流。

文穷典诰虽馀力,俗致雍熙尽密谋。

兰省换班青作绶,柏台前引绛为韝。

都缘未负江山兴,开济生灵校一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èzhōuwéishàngshū
táng / luóyǐn

wǎngsuìxiānhuángjiǔzhōushìchéncáizuìfēngliú
wénqióngdiǎngàosuī

zhìyōngjìnmóu
lánshěnghuànbānqīngzuòshòubǎitáiqiányǐnjiàngwèigōu

dōuyuánwèijiāngshānxīngkāishēnglíngxiàoqi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古代都城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任职时的繁忙与成就。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参与与思考。

"往岁先皇驭九州,侍臣才业最风流。" 这两句表明了古代帝王对广大疆域的统治以及朝廷中才学兼备、文采飞扬的士人情形,展现了一种文化繁荣的景象。

"文穷典诰虽馀力,俗致雍熙尽密谋。" 这两句则暗示了作者对古代文献和法令的精研,以及对于民间习俗与政事的深入思考和周密策划。

"兰省换班青作绶,柏台前引绛为韝。" 这里通过对官服饰物的细节描写,如同一种隐喻,表现了朝廷中层级森严、礼仪之繁复,以及官员们在其中的位置和角色。

最后两句"都缘未负江山兴,开济生灵校一秋。" 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业的承担与期待,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来人民福祉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时间流转、事物更迭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记忆的召唤和现实政治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作为一位唐代士人的情操与抱负。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寄远法师兼柬南浦·其三

文江江上龙华老,一住平坡少出城。

又是经年不相见,蒲庵新刻几篇成。

(0)

过东昌驿遇邱诚驿丞·其一

天恩特许暂还乡,忆别乡关四十霜。

喜见南来好春色,柳条将绿到东昌。

(0)

题吉安府训导胡缙梅·其一

书台东畔泮池滨,腊月开花潋滟春。

常有清香来讲席,莫因俗辙惹流尘。

(0)

寄长儿韵语·其二十九

七十春秋雪满颠,都缘子侄苦忧煎。

老人在世无多日,愿乞安心了暮年。

(0)

自赞小像

老子今年七十三,不胜归思在江南。

天恩若许辞簪绂,犹办纶竿钓石潭。

(0)

题梅送廖子谟·其一

河间佐郡屡经秋,几度怀人增别愁。

报政重来又分手,白云红树思悠悠。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