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署挂新图,如君旧隐居。
峰高托霞上,叶变是秋初。
游客看常在,溪声听却无。
只此同登望,岂必命柴车。
玉署挂新图,如君旧隐居。
峰高托霞上,叶变是秋初。
游客看常在,溪声听却无。
只此同登望,岂必命柴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远的山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别墅所在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
首句“玉署挂新图”,以“玉署”象征高雅清贵之境,暗示别墅图的珍贵与不凡。“新图”则点明了这幅画作的最新创作,预示着画面中所展现的景色是经过精心构思与描绘的。
接着,“如君旧隐居”一句,将别墅与隐士的生活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意境。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别墅的主人或诗人自己向往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峰高托霞上,叶变是秋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别墅周围的自然风光。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与天边的霞光相接,展现出壮丽的景象;而树叶由绿转黄,标志着秋天的开始,季节的更迭也给画面增添了几分时间的流转感。
“游客看常在,溪声听却无。”这里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游客在别墅周围欣赏美景的情景,另一方面通过“溪声听却无”这一细节,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仿佛连溪水的声音都融入了这份宁静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神合一的境界。
最后,“只此同登望,岂必命柴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理想生活状态的认同与向往。即使没有乘坐简陋的柴车,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自由与满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高远的山林别墅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思考与表达。
金阊杨柳麦尘丝,又送吾儿上路岐。
若到长安见知己,为言贫甚转工诗。
问高城铁瓮,缘底事、净妖氛。
道霜落长安,元戎阃令,万骑云屯。
人人知自有用,望金汤、直上撼乾坤。
海陆鲸鳌掀舞,秋风怒捲孤豚。将军却恐炽炎熏。
玉石到俱焚。便立马、城头扶伤吊病,不侈奇勋。
区区虿锋螳臂,算从今、都合□平吞。
一片旌旗闲暇,梦魂常绕夔门。
南箕月直,想青天、万里光芒生夕。
谁料英灵如此赋,孤负生平胸臆。
世事悠悠,尘缘衮衮,仰看晴空碧。
利名余子,面骍羞汗长沥。
幸自吾爱吾庐,南山招隐,洒扫躬厮役。
但愿身强余庆在,流与子孙逢吉。
畅饮遗情,浩歌乘兴,风月共呼集。
从今数去,那朝非是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