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腴天不械,穷达从所务。
抱器各有宜,深惭五石瓠。
乐事如流星,忧端纷苦雾。
脱鞿怅无归,在笼悲独锢。
理以遁而飞,形惟忘乃固。
玄微灭镜机,醇粹泯禅悟。
至味辨酸咸,元音属韶頀。
束带著青袍,贫也良不误。
道腴天不械,穷达从所务。
抱器各有宜,深惭五石瓠。
乐事如流星,忧端纷苦雾。
脱鞿怅无归,在笼悲独锢。
理以遁而飞,形惟忘乃固。
玄微灭镜机,醇粹泯禅悟。
至味辨酸咸,元音属韶頀。
束带著青袍,贫也良不误。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元衡的《放怀(其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理解和超然态度。首句“道腴天不械”暗示了人生的道路虽然丰富,但自然法则并未束缚,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接下来,“抱器各有宜”表明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才能和目标,诗人自谦未能充分发挥才能,如同“五石瓠”。
诗中将快乐比作流星,转瞬即逝,而忧虑则像苦雾般纷扰不断,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摆脱束缚,即使身处困境,也感到孤独。他追求心灵的自由,认为只有超越世俗的束缚,才能真正飞翔。“理以遁而飞,形惟忘乃固”表达了这种超脱的思想。
诗人进一步阐述,深入理解宇宙的奥秘可以消除机心,纯净的心灵能超越禅悟的境界。他认为真正的品味在于分辨事物的本质,而非外在的表象,音乐的最高境界则如韶頀般和谐。最后两句“束带著青袍,贫也良不误”,诗人以朴素的生活方式为荣,认为贫穷并不妨碍内心的富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崇尚,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
我才弱冠出乡闾,日渐回头旧迹疏。
惟有乡闾才德士,记在心胸如记书。
老来乍作龙门客,臭味讶君多似渠。
讲论前辈三数公,果然少壮皆群居。
因话隆兴乾道事,恍惚此身栖故庐。
乃知场屋非巨网,却放鲲鲸为逸鱼。
不得浮名须得寿,人爵何如天爵有。
谈禅会意一二言,遣兴成诗千百首。
气清形瘦力不羸,缓步登临快如走。
夕阳晓鸡神愈健,端坐纵谈谁解纠。
今春七十休计年,此是神仙人识否。
生平但看神仙手,何曾把钱弄升斗。
我身如浮云,出入无程期。
别君夫与妇,戏约归来时。
夫问妇何娠,我卜生男儿。
出房拜阿姑,我得酣酒卮。
游脱城山屐,香闻渔市炊。
虽无童仆遣,若有音信知。
回思一纪先,君吟弄瓦诗。
亦开满月筵,我行适值之。
亲交信有缘,饮啄主者谁。
前言成谶兆,笑讶因陈词。
诗法久无辞,请继关雎为。
十九成数终,阴偶配阳奇。
晋文在外还,霸业一朝基。
伉俪今几秋,倒指恰如兹。
造化安排生,必也非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