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羡鱼意,聊复上苔矶。
坐惜青蘋晚,行攀碧树稀。
儿童喧钓艇,鸡犬狎邻扉。
近喜桑麻好,迎霜早授衣。
本无羡鱼意,聊复上苔矶。
坐惜青蘋晚,行攀碧树稀。
儿童喧钓艇,鸡犬狎邻扉。
近喜桑麻好,迎霜早授衣。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秋日溪上偶成》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田园生活。首句“本无羡鱼意”,表达出诗人并无追求名利之心,只是随意来到溪边。接着,“聊复上苔矶”写他登上长满青苔的石头,流露出一种随性自然的态度。
“坐惜青蘋晚”描绘了诗人静坐溪边,欣赏着傍晚时分青蘋(水草)的景象,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行攀碧树稀”则写出他在散步时,稀疏的绿树映入眼帘,增添了秋日的寂寥之美。
“儿童喧钓艇”转而描绘了乡村的生动画面,儿童在船上嬉戏,欢声笑语,充满生机。“鸡犬狎邻扉”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乡间氛围,鸡犬相闻,邻里和睦。
最后两句“近喜桑麻好,迎霜早授衣”,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对农事的关心,临近霜降,他为农人早早准备衣物,体现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亲近和对乡亲们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溪边的田园画卷,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
湖山翠暖,东风正要新晴。
又唤醒,旧游情。
记年时、今日清明。
隔花阴浅,香随笑语,特地逢迎。
人生好景难并。
依旧秋千巷陌,花月蓬瀛。
春衫抖擞,馀香半染芳尘。
念嫩约,杳难凭。
被几声、啼鸟惊心。
一庭芳草,危阑晚日,无限消凝。
凤箫咽。
花底寒轻夜月。
兰堂静,香雾翠深,曾与瑶姬恨轻别。
罗巾泪暗叠。
情人歌声怨切。
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为重折。
十年迥凄绝。
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
双鳞不渡烟江阔。
自春来人见,水边花外,羞倚东风翠袖怯。
正愁恨时节。
南陌。
阻金勒。
甚望断青禽,难倩红叶。
春愁欲解丁香结。
整新欢罗带,旧香宫箧。
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
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玉清冰洁。
梦忆旧家,春与新恩,曾映寿阳妆额。
绿裙青袂南邻伴,应怪我、精神都别。
恨衰晚、春风意思,顿成羞怯。
犹念横斜性格。
恼和靖吟魂,自来清绝。
斜傍劲松,偷倚修篁,总是岁寒相识。
绿阴结子当时意,到如今、芳心消歇。
小桥夜,清愁倦陪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