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有晋,穆穆明明。我其夙夜,祗事上灵。
常于时假,迄用有成。于荐玄牡,进夕其牲。
崇德作乐,神祇是听。
天命有晋,穆穆明明。我其夙夜,祗事上灵。
常于时假,迄用有成。于荐玄牡,进夕其牲。
崇德作乐,神祇是听。
这首诗出自《晋郊祀歌三首》的第一首,名为“夕牲歌”,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傅玄所作。全诗以祭祀的宏大场景和庄重氛围为背景,展现了古代帝王对上天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祭祀仪式的虔诚态度。
诗中开篇“天命有晋,穆穆明明”点明了祭祀的对象——晋国的天命,同时用“穆穆明明”描绘出祭祀时庄严而明亮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圣的氛围。接着,“我其夙夜,祗事上灵”表达了帝王在日夜不息地侍奉上天,体现了他对祭祀的重视和恭敬之情。
“常于时假,迄用有成”则说明了祭祀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即通过不断地举行祭祀仪式,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接下来的“于荐玄牡,进夕其牲”描述了具体的祭祀过程,使用了“玄牡”这一古代祭祀中常用的祭品,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庄重与严谨。
最后,“崇德作乐,神祇是听”表达了通过崇高的道德修养和音乐的演奏来吸引神灵的注意,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和恩赐。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祭祀的壮观场面,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宗教信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与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