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
且有诸峰在,何将一第吁。
句还如菡萏,谁复赠襜褕。
想得重泉下,依前与众殊。
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
且有诸峰在,何将一第吁。
句还如菡萏,谁复赠襜褕。
想得重泉下,依前与众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读刘得仁集·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文学成就的赞美和自己追随古人的愿望。
"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 这两句指的是刘得仁与另一位诗人共同创作,或是他独自写作,而这作品既具有奈何之深邃,又有儒雅的风范,显示了作者对文学的浓厚情感和高超造诣。
"且有诸峰在,何将一第吁。" 诗人通过山峰的存在,提出了一个疑问,似乎是在询问为何要去寻找别的目标或方向,而不直接赞美眼前的壮丽景象。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和文学之高的敬仰。
"句还如菡萏,谁复赠襜褕。" 这里的“句”指的是文学作品,“菡萏”则是一种花卉,这里用来形容文字优美,如同鲜花一般绽放。诗人自问,又有谁能像古人那样赋予文章以生动的生命力?
"想得重泉下,依前与众殊。"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声,他在想象中追溯到那些伟大文学的源头,即“重泉之下”,并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与众不同,有着独立的价值和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献的崇敬,以及他自己追求卓越、不满足于平庸创作的心声。
伤春那作送行诗,短棹轻帆驻片时。
烟雨满村桑柘绿,杜鹃声里忆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