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著。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著。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士兵们穿着单薄的衣裳在严寒中守卫,而官员们却沉浸于宴乐之中,对外面的苦寒毫不知情。诗中的景象和意境交织出一个对比鲜明的场景,一方面是士兵的寒冷与艰辛,另一方面是官员的温暖与享乐。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这两句描绘了严冬的气候和士兵们的困境。十月即农历十月,大致相当于公历的十一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之一。"风色恶" 形容寒风凛冽,给人一种不祥之感。而"官军身上衣裘薄" 则揭示出士兵们防寒措施的不足。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著" 这两句诗表达了士兵们对温暖衣物的渴望和深夜难以入睡的苦楚。"押衣敕使" 是专门负责官员衣物的人,士兵们期盼他们能来带来保暖的衣物,但这个希望似乎遥不可及。"夜长甲冷睡难著" 强调了夜晚的漫长和寒冷,以及士兵们因而无法安然入睡。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这两句则描写了官员们的生活与士兵形成对比。长安,即唐朝都城,是繁华都市的象征。"多热官" 指的是官员们聚集在这里,而"朱门日高未启关" 则形容这些享有特权的官员们即便夜深也不必离开他们温暖的府邸。
最后两句"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重重帏箔施屏山" 描述的是官员府邸中的奢华装饰,而"中酒不知屏外寒" 则透露出这些官员们在宴会中沉醉,完全不知道墙外的严寒。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抨击了当时社会上层享乐而下层受苦的情况,展现了作者对于底层士兵的同情以及对权贵生活的批判。
文艺相从春欲暮,未去皇州散还聚。
岂期扰扰凶器场,却会高谈玩千古。
冷官辄对华省郎,亦许烹煎待宾主。
文章虽自根本来,裂破大全空缕缕。
如公自蓄胸中奇,长短岂能欺五度。
旷野群陂渴霖雨,欲叫虾蟆已窥户。
春衫未叠麦寒薄,最惬含毫斲诗句。
如公简静意尤远,卒迩清风慰遐慕。
牵率鄙兴游太虚,满我缣箱始归去。
乌犀解轴黄金装,吴绫蜀锦鸾凤翔。
欧虞飞毫洒中诏,帝曰咨汝田曹郎。
汝能教子以义方,济济来仕吾国光。
贲汝爵秩及身章,潜德晦耀吾岂忘。
田曹有亭在繁上,旧以义方揭亭榜。
安知教子三千年,契合前言被天奖。
翰林为易如诏名,春入丘园添气象。
里老来观归责儿,急寻字解治王诗。
綵衣朱幡典便郡,简池太守真汝师。
三五皇州夜色鲜,使车方事武陵蛮。
华灯邈想端门外,翠辇初临太一还。
月满九衢闻舜乐,云开双阙见尧颜。
自怜风雨新城道,陟彼崔嵬我马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