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皇州夜色鲜,使车方事武陵蛮。
华灯邈想端门外,翠辇初临太一还。
月满九衢闻舜乐,云开双阙见尧颜。
自怜风雨新城道,陟彼崔嵬我马艰。
三五皇州夜色鲜,使车方事武陵蛮。
华灯邈想端门外,翠辇初临太一还。
月满九衢闻舜乐,云开双阙见尧颜。
自怜风雨新城道,陟彼崔嵬我马艰。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元宵节夜晚京城的繁华景象与诗人行经沅州道上的感慨。首联“三五皇州夜色鲜,使车方事武陵蛮”以“三五”点明元宵佳节,京城夜色如画,使臣正忙于处理边疆事务,营造出节日与政务并重的氛围。颔联“华灯邈想端门外,翠辇初临太一还”通过想象端门外华灯璀璨,以及皇帝御驾归来的场景,展现了皇家的威仪与节日的盛大。
颈联“月满九衢闻舜乐,云开双阙见尧颜”进一步渲染节日气氛,月光洒满京城的大街小巷,仿佛能听到舜帝的音乐,云层散开,可以看到象征着古代圣君的双阙,寓意着盛世祥和与文化的传承。尾联“自怜风雨新城道,陟彼崔嵬我马艰”则转为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自怜在风雨中行经新城的道路,面对崎岖不平的山路,表达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内心的感慨。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描绘了宋代元宵节的盛况,也融入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自我反思,展现了文人士大夫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世界。
辙幼従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
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
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従来徐,留百余日。
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