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无处不东风,只恐东风笑此翁。
双鬓不随春草绿,一尊聊借老颜红。
棋声未急雨声急,眼力无穷脚力穷。
穿径本为行散计,却将篮笋上空濛。
物华无处不东风,只恐东风笑此翁。
双鬓不随春草绿,一尊聊借老颜红。
棋声未急雨声急,眼力无穷脚力穷。
穿径本为行散计,却将篮笋上空濛。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登山(其二)》。从艺术风格和意境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登山感悟与自我寄托之情怀的作品。
首句“物华无处不东风”,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到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东风是春天的象征,它吹遍大地,让一切萌芽破土而出。这里诗人以东风比喻春意,表现了一种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度的赞美。
紧接着“只恐东风笑此翁”一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自嘲和隐忧。“此翁”指的是诗人自己,而“恐东风笑”则是担心自己的老态、多愁或不如意的生活状态,会被那代表青春与活力的东风所讥讽。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于年华易逝和个人境遇的一种无奈。
第三句“双鬓不随春草绿,一尊聊借老颜红”继续了上一句的意境。“双鬓”指的是两鬓的头发,象征着青春,而“春草绿”则是大自然中生命力度的体现。诗人感慨自己年华已逝,头发不再能跟随春天的到来而变得青黑。然而,他通过饮酒(一尊)来暂时忘却这份寂寞,让脸上泛起因醉红的颜色,以此聊作自我安慰。
第四句“棋声未急雨声急”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对比。棋声,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从容,而雨声,则是急促和混乱的。这两者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希望在纷扰的人世间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态。
“眼力无穷脚力穷”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心境。这里,“眼力”指的是视野和精神的广阔,而“脚力”则是身体的力量。这两者的对比,揭示出诗人虽然身体上已经力不从心,但他的心灵依旧充满着无限的探索欲望。
最后两句“穿径本为行散计,却将篮笋上空濛”,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登山的初衷与实际感受之间的差距。原本期待通过登山来放松心情,但结果却发现自己的担子(篮笋)仍然沉重,而且这份沉重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难以摆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与个人境遇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个人境遇以及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心理状态。同时,它也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向往自然纯粹情怀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