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方僧京师识面短句二首·其二》
《上方僧京师识面短句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陈舜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老僧曾住日边寺,惯识金鞍马上人。

云外不知人易老,从头相问尽埃尘。

(0)
翻译
老僧曾在日边的寺庙居住,熟悉那些骑着金鞍的贵人。
在那云雾之外,他不知道岁月匆匆,人们容易变老,从头到尾的交谈都化为了尘土。
注释
老僧:年迈的僧人。
日边寺:靠近太阳的寺庙,可能象征地位或权势。
惯识:熟悉。
金鞍马上人:骑着华丽马鞍的人,可能指贵族或有权势的人。
云外:远离尘世的地方。
易老:容易衰老。
从头相问:从头到尾的交谈。
尽埃尘:化为尘土,比喻世事无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上方僧京师识面短句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一位在京师见过面的老僧为视角,描绘了他对过往繁华生活的回忆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老僧曾住日边寺",开篇点出老僧的背景,他曾居住在京城附近的寺庙,暗示他可能曾见证过宫廷或贵族的生活。"惯识金鞍马上人"进一步说明老僧过去与权贵阶层有过交集,常能见到骑着华丽马匹的达官贵人。

"云外不知人易老",这里的"云外"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寺庙生活,老僧在这样的环境中意识到岁月匆匆,人事如梦,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老去。这一句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无情。

"从头相问尽埃尘",老僧回想起那些曾经相识的人,如今他们或许已淹没在尘世的纷扰之中,只剩下回忆中的尘埃。这句诗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沧桑。

整首诗通过老僧的视角,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寓含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陈舜俞
朝代:宋

(?—1072)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
猜你喜欢

和敬亭夜宿朝阳庵兼忆旧游

记取西风古寺眠,联床小话早秋天。

归渔别浦横孤艇,枯衲当门烹涧泉。

村肆夜沽老鹳酒,佛龛醉证野狐禅。

芦花细雨烟深处,今独怜君买钓船。

(0)

过贻谋东轩听易堂弹琴

易堂久擅中郎调,高山流水时歌啸。

东轩偶为一挥弦,松韵泉声彷其妙。

我素不识琴之音,泠泠静听清人心。

我亦不知琴之曲,抑抑漫聆空尘俗。

昔闻无弦陶渊明,能得琴趣薄琴名。

我欲问君弦指妙,到底指鸣共弦鸣。

弹罢无言拂衣起,满天明月凉于水。

(0)

怀易堂次敬亭韵·其一

书剑今何处,翻怜作客时。

探奇遇废寺,吊古访遗碑。

水阔孤帆远,春寒旅雁迟。

顿教离别意,往事倍堪思。

(0)

赠杨晓峰

二十年兄弟,相看各老成。

壶樽长落寞,衣马自肥轻。

昔雪今花感,残山剩水情。

愿将丘壑共,绝胜话瑶京。

(0)

唤起

云溟濛,天窌窱,人间尘梦知多少。

荒鸡夜半啼何早,不如一声唤起鸟。

一声唤起山中云,山中云起天渐晓。

群鸟啾啾始飞鸣,但觉绮窗开窈窕。

此时芳闺梦亦蹙,惟有东坡春睡足。

道人轻撞五更钟,唤起不闻来迫促。

(0)

感事二首·其二

酒酣拔剑起王郎,敲碎唾壶哀感长。

一代生灵涂炭尽,百年财赋地天荒。

晨星将相钟炎汉,郭李功勋在盛唐。

任是豪横成啸聚,终应詟伏庆安疆。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