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菊谁相赏,飘零殿众芳。
无人知此意,不采亦何伤。
衰草离骚国,清秋王者香。
愿言深寄托,傲士卧浔阳。
把菊谁相赏,飘零殿众芳。
无人知此意,不采亦何伤。
衰草离骚国,清秋王者香。
愿言深寄托,傲士卧浔阳。
这首诗《采菊》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描绘采菊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和独立人格的追求。
首句“把菊谁相赏”,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说:在这片花海中,又有谁能真正欣赏到菊花的独特之美呢?接着,“飘零殿众芳”一句,将菊花置于众多花卉之中,强调了其与众不同的地位与命运,暗示了菊花虽美却常被忽视的命运。
“无人知此意,不采亦何伤。”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独特魅力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使无人赏识,也不因得不到采摘而感到遗憾或悲伤,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与自信。
“衰草离骚国,清秋王者香。”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菊花比作“王者”,在清冷的秋天里散发出独特的香气,象征着菊花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与尊严,如同屈原在困境中坚持理想一样,展现了菊花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最后,“愿言深寄托,傲士卧浔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情感与志向寄托于菊花,如同隐居浔阳的傲岸之士,不为世俗所动,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雅。整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形象,不仅赞美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更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汀葭萧徂暑,江树起初凉。
水疑通织室,舟似泛仙潢。
连桡渡急响,鸣棹下浮光。
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雰。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炎图丧宝,黄历开璿。
祖武类帝,宗文配天。
玉銮垂日,翠华陵烟。
东云干吕,南风入弦。
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金绳永结,璧丽长悬。
岁将暮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
东郊绝此麒麟笔,西山秘此凤凰柯。
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
明镜羞窥兮向十年,骏马停驱兮几千里。
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
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夷为柏兮秋有实。
叔为柳兮春向飞。
倏尔而笑,泛沧浪兮不归。
第四十二卷
闲拂檐尘看,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松径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