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鳌山上妙高台,迁客行祠傍水开。
此日炎方留胜迹,当年清禁羡奇才。
云深古刹禅钟静,月上疏林老鹤回。
几度临风荐蘋藻,不堪瞻眺重徘徊。
金鳌山上妙高台,迁客行祠傍水开。
此日炎方留胜迹,当年清禁羡奇才。
云深古刹禅钟静,月上疏林老鹤回。
几度临风荐蘋藻,不堪瞻眺重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文豪苏轼的追思与敬仰之情。首联“金鳌山上妙高台,迁客行祠傍水开”以金鳌山上的妙高台为背景,描绘出苏轼被贬谪后所建的行祠,位于水边,环境幽静,暗示了苏轼虽遭贬谪,但其精神与才华依然不减。颔联“此日炎方留胜迹,当年清禁羡奇才”则表达了对苏轼在艰难环境中仍能留下不朽之作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苏轼才华的钦佩。颈联“云深古刹禅钟静,月上疏林老鹤回”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象征着苏轼的精神境界与超脱。尾联“几度临风荐蘋藻,不堪瞻眺重徘徊”则表达了诗人多次前来祭拜苏轼,每一次都难以离开,流露出对苏轼深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崇敬。
元佑人何负,黄郎昔此居。
江山愁思里,风景醉吟馀。
问俗夸遗事,开荒想旧庐。
岩姿自奇怪,欲响故清虚。
鸟语传沽酒,猿吟孔荷锄。
文章喧宇宙。
谈笑狎樵渔。
小德长携杖,地明阙寄书。
生涯竟流落,谤誉久乘除。
士固难逃世,天宁独宁渠。
朝廷重日月,河雒痛丘墟。
事往真云已,神游信所於。
溪名虽发越,林影尚萧疏。
佳致归商略,成规易补苴。
春堤要杨柳,夏渚待芙蕖。
名胜新开府,风流得贰车。
追游方自此,雅尚不愁予。
天际归舟远,江干掺袂初。
明年记狂客,万里报何如。
别君二十年,往事飞鸟过。
相逢歌慷慨,颇复起衰情。
朱颜各华发,此已无可奈。
结庐擅青山,吾独为君贺。
示我诸贤计,三叹不忍和。
功名付千载,袖出莫轻作。
老去会有死,嗟来不如饿。
烛湖旁舍酒可沽,胜日相从同醉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