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深湾夜宿》
《深湾夜宿》全文
唐 / 王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ēnwān宿
táng / wáng

jīnlíncūnjiàwēicén
yànjuétānshēngyǐnfēngjiāoshùyǐngshēn

jiāngtóngshāntiáozhēn
shíxiāngyuǎnníngzhīyóuxīn

注释
津涂:渡口,水边道路。
巨壑:巨大的山谷。
村宇:村庄。
危岑:高峻的山崖。
堰绝:水坝阻断。
滩声:滩涂的水流声。
风交:风吹过。
树影深:树影摇曳,显得深远。
江童:江边的孩子。
理楫:整理木桨。
山女:山中的女子。
夜调砧:夜晚捣衣,古代洗衣时用石头捶打衣物。
此时:此刻。
故乡远:家乡遥远。
宁知:谁能理解。
游子心:游子的心情,指离家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
翻译
渡口临近巨大的山谷,村庄建在高峻的山崖上。
水坝阻断了滩涂的声响隐约可闻,风吹过树林,树影摇曳深深。
傍晚时江边的孩子整理木桨,山中的女子夜晚摆弄捣衣石。
此刻远方的家乡如此遥远,谁能理解游子的心情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村夜景图。"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两句设定了场景,津流与巨大的河岸相接,村庄建在险峻的山坡上,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

"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中的“堰”指的是水边的堤岸,"滩声"是急流撞击岩石的声音,这里却说它被堰阻隔而变得隐约。这种对比手法烘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而"风交树影深"则增添了一种动态之美,风吹过树梢,树影在月光下摇曳,显得夜更深了。

接下来的"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生活情景。"江童"指的是江边的孩子们,他们正在夕阳的余晖中整理渔船用的木桨。而"山女夜调砧"则是山中的女子在夜深人静时分整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这些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旅行者内心世界的理解。"宁知"意味着难以了解或体会,这里用来表达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感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村夜景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嚣、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故乡和旅行者的深情思念。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
朝代:唐   字:子安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生辰:649或650~676或675年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猜你喜欢

婉儿怨戏为敬承作八绝·其五

皎皎河汉侧,离离秋月影。

扬辉出海峤,流光照金井。

(0)

题渔溪图

放艇垂竿狎钓徒,春流千顷荡蘼芜。

不知杨子江头路,也许羊裘物色无。

(0)

题秦茂才效云林扇景

远山疏树小亭孤,拓得云林烟景图。

为问先生独往意,如今倘许画人无。

(0)

伾麓山房十咏为朱槐石令君赋·其二一乐堂

一乐堂悬百丈峰,郎君仙桂大夫松。

春萝翠滴宫袍色,若个瑶台十二重。

(0)

夏日东园方胥成小集

五月虚亭载酒过,疏林高树晚凉多。

驯将鹤子閒能舞,飞出莺雏小解歌。

城上斜风吹暮雨,洞门白石长春萝。

炎天远道君何往,且醉花前金叵罗。

(0)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黄水部便道省觐附候葵阳学士

从橐名郎满属车,世家吴越邈谁如。

传经夙受金华草,问水初藏玉简书。

远道西风回使节,片帆秋色过乡闾。

趋庭为叩东山履,早晚徵函下石渠。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