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召伯埭》
《召伯埭》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澄澜上照天生波,宿雨未尽云挼摩。

舟行清晓若秋晚,凉意得自湖风多。

烟声槭槭暗低苇,露光泛泛明初荷。

回堤树蔼与平接,直疑水远无坡陀。

飞鹇翔鹭望中没,帆影瞥又樽前过。

归人览物感无涘,曷暇吊古东山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湖面的宁静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山色之美。首句“澄澜上照天生波”,开篇即点出湖面的清澈与波光粼粼,仿佛天与湖面相接,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壮丽。接着,“宿雨未尽云挼摩”描述了雨后云雾缭绕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舟行清晓若秋晚,凉意得自湖风多”两句,通过舟行于湖上的感受,将清晨的凉爽与秋季的凉意巧妙结合,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微风吹拂带来的清新与舒适。接下来,“烟声槭槭暗低苇,露光泛泛明初荷”描绘了湖边的景色,烟雾在芦苇间轻轻飘动,露珠在初开的荷花上闪烁,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回堤树蔼与平接,直疑水远无坡陀”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堤岸上的树木与湖面相连,给人一种水天一色、无边无际的错觉,增强了画面的广阔感。最后,“飞鹇翔鹭望中没,帆影瞥又樽前过”通过飞鸟与船只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归人览物感无涘,曷暇吊古东山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追思,归人面对如此美景,思绪万千,难以自已,既欣赏眼前的风光,也联想到了古代的历史遗迹,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与历史的双重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湖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马上偶成

秋水芙蓉淡淡妆,平湖昨夜有新霜。

人间女子空自好,马上郎君不暇狂。

十二玉楼空薄命,三千客路尽他乡。

上林白雁无消息,欲向何人寄断肠。

(0)

道中风雨

野水池塘满,泥涂愁问程。

小车冲雨去,曲路绕山行。

恁地沾衣冷,谁家压酒声。

飘零江海客,汲汲事南征。

(0)

寄御史王伯循

旷达王夫子,才高早避名。

昨离建业水,今住广陵城。

有酒从人饮,无田藉笔耕。

竹西灯火夜,谁识绣衣行。

(0)

就用韵赠铁将军

邺中健儿筋力强,豪气不减关云长。

挥戈叱咤阵云黑,酣风白昼吹日黄。

将军威武不可近,铁袍赤面黄须郎。

今年收功入将府,乌靴晓踏天街霜。

(0)

作乐导水·其十六绕堤种菊

纷纷红紫厌相看,老境才将蔗倒餐。

不向四堤皆种菊,风霜谁与共高寒。

(0)

作乐导水·其七荷净纳凉

柳阴多处著方床,万柄无尘各有香。

危坐悠然受清供,风声摵摵更秋凉。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