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烦襟豁,青天素月流。
不因同二阮,那复此奇游。
磐石偶余契,丝纶亦漫投。
平生钓竿兴,随地可消忧。
旷野烦襟豁,青天素月流。
不因同二阮,那复此奇游。
磐石偶余契,丝纶亦漫投。
平生钓竿兴,随地可消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旷野中垂钓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首句“旷野烦襟豁”,写出了诗人来到旷野后心情的舒畅,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广袤的田野而消散。接着,“青天素月流”一句,以清朗的月色映衬出天空的广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高远的氛围。
“不因同二阮,那复此奇游。”这里借用了古代阮籍和阮咸兄弟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这次不同寻常的垂钓之乐,不仅仅是出于对自然的喜爱,更因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接下来,“磐石偶余契,丝纶亦漫投。”描述了他们选择一块平坦的岩石作为休息之地,悠闲地抛下鱼线,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
最后,“平生钓竿兴,随地可消忧。”点明了垂钓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追求,更是心灵的一种寄托,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乐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既雨晴亦佳,适与赏心会。
初日照高林,幽泥化轻壒。
步屧随春风,始觉天宇大。
牵怀到空山,逍遥白云外。
青松夹路生,童童状车盖。
清川带华薄,阴壑生虚籁。
性达形迹忘,傲然脱冠带。
薄暮方来归,月光摇浅濑。
我观人生天地间,古今吁嗟行路难。
跻攀尺寸不可上,太行蜀道凋朱颜。
天台胜绝神仙录,遐方企仰倾心读。
跬步之间未暇登,多缘重耳而轻目。
胸量汪汪沧海窄,笔端旧有回天力。
莫年闲伴赤松游,兴来不负东山屐。
华顶万八千丈高,衡南泰北齐堪招。
凌风矫首欲飞举,收拾万象穷秋毫。
方广云中忽披觌,半千圣者皆相识。
妙法轰轰两涧宣,危磴蜒蜒一潭碧。
安得妙手李伯时,貌取牛背刘凝之。
猗欤樗散岩壑底,与世聿兀略不羁。
爱山只愁山可移,独许明月清风知。
兴公按图曾作赋,拂庵未到先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