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信成疏懒性,人间事事总无功。
别从仙客求方法,时到僧家问苦空。
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作活似村中。
未能即便休官去,惭愧南山采药翁。
自小信成疏懒性,人间事事总无功。
别从仙客求方法,时到僧家问苦空。
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作活似村中。
未能即便休官去,惭愧南山采药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开篇"自小信成疏懒性,人间事事总无功"表明诗人从年轻时就形成了一种认为世事无常、人生无功的哲学思考,这是一种超脱凡尘的心态。紧接着"别从仙客求方法,时到僧家问苦空"则是诗人在寻找心灵的安慰和解脱之道,其中“仙客”与“僧家”象征着对神秘主义和宗教信仰的追求。
中间两句"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作活似村中"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将功名富贵比喻成梦境,将平淡的生活比作田园牧歌,表达了一种对尘世功利的看破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末尾两句"未能即便休官去,惭愧南山采药翁"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未能彻底放下世俗羁绊、无法像古代隐者那样归隐田园的自责之情。这里的“南山采药翁”是对那种能够远离尘嚣、专心养生和修道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诗人内心的独白,展现了一个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渴望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人的情感世界。
昔年曾与武陵游,携手同登李郭舟。
雨后共穿三竺屐,月明犹上六桥楼。
湖边载酒寻苏小,柳外行吟识马周。
一梦蘧然陈迹在,夕阳流水不胜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