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居门下,游观必许偕。
岂将千里别,遂作九泉乖。
已恨霜松折,行嗟玉树埋。
苍生空有望,丹旐不胜怀。
曩日言归里,飞章愿乞骸。
今朝赤松畔,烟垄对苍崖。
自昔居门下,游观必许偕。
岂将千里别,遂作九泉乖。
已恨霜松折,行嗟玉树埋。
苍生空有望,丹旐不胜怀。
曩日言归里,飞章愿乞骸。
今朝赤松畔,烟垄对苍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挽歌,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深哀悼和怀念之情。首句“自昔居门下,游观必许偕”回忆了过去与友人一同游历的时光,显示出他们深厚的友情。接着,“岂将千里别,遂作九泉乖”感叹友人突然离世,阴阳相隔,令人痛心。“已恨霜松折,行嗟玉树埋”以霜松和玉树比喻友人的高洁品性,如今却不幸早逝,如同松柏凋零,令人惋惜。
“苍生空有望,丹旐不胜怀”表达了人们对友人的期待和哀思,他的离去让世人感到失落,连那象征着丧事的丹旐(黑色旗帜)都承载不了人们的悲痛。“曩日言归里,飞章愿乞骸”回忆起友人生前曾希望回归故里,但未能如愿,更增悲凉。“今朝赤松畔,烟垄对苍崖”描绘出友人长眠之地的景象,烟雾缭绕的坟冢与苍茫山崖相对,画面凄清,寄托了诗人无尽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回忆和景物描写,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故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