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残雨乍晴天,牒却铜章赴日边。
儒宦五朝凡五德,沾恩三十又三年。
欺人白发千茎改,报国丹衷不日悬。
便拟乞身营别墅,冶城山畔白门前。
凉风残雨乍晴天,牒却铜章赴日边。
儒宦五朝凡五德,沾恩三十又三年。
欺人白发千茎改,报国丹衷不日悬。
便拟乞身营别墅,冶城山畔白门前。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周叙所作,名为《南京翰林三年秩满偶书所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回顾与感慨,以及对于未来的规划和期待。
首句“凉风残雨乍晴天”,以自然景象起笔,暗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如同天气变化一般,经历了风雨之后,终于迎来了短暂的晴朗。接着,“牒却铜章赴日边”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告别了官场的束缚,向着自由的生活迈进。
“儒宦五朝凡五德,沾恩三十又三年”两句,展现了诗人作为文官,在五个朝代为官三十三年的经历。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也深得君王的恩宠。然而,面对岁月的流逝,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欺人白发千茎改,报国丹衷不日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行为的反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意识到自己曾经可能有过不够诚实的行为,但内心对国家的忠诚始终坚定不移。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是许多官员在权力与道德之间徘徊时的普遍感受。
最后,“便拟乞身营别墅,冶城山畔白门前”两句,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他打算辞官归隐,寻找一处宁静之地,过上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选择在冶城山畔、白门之前建造别墅,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寓意着对过往官场生涯的告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归隐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至音淡薄谁曾赏,古意飘零自可怜。
不似秦筝能合意,满堂倾耳十三弦。
眷此良月,开此良辰。水德奫奫,羽音盿盿。
玉曜在戌,旁烛于寅。仁气收薰,天地氤氲。
武夷鞠淳,甫生及申,将秉周钧。
眷此良月,协此良序。水德漙漙,羽音诩诩。
金曜在郑,对烛于鲁。儒风妆鼓,乾坤煦妪。
武夷裒湑,生申及甫,且持汉斧。
眷此良月,生此良臣。金矿玉璞,质气天贞。
静以牧身,与吾德为仁。动以牧人,与吾民为春。
彼蠢者民,视自吾身。彼穹者旻,听自吾民。
不求自应,不召自臻。乃齿乃发,斯松斯椿。
夜深记得临歧语。说花时、归来去。
教人每日思量,到处与谁分付。其奈冤家无定据。
约云朝、又还雨暮。将泪入鸳衾,总不成行步。
元来也解知思虑。一封书、深相许。
情知玉帐堪欢,为向金门进取。
直待腰金拖紫后,有夫人、县君相与。
争奈会分疏,没嫌伊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