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生,汤武净,五霸七雄丑末耳,伊尹太公,便算一只耍手,其余拜将封侯,不过摇旗呐喊称奴婢;
四书白,六经引,诸子百家杂说也,杜甫李白,会唱几句乱谈,此外咬文嚼字,大都缘街乞食闹莲花。
尧舜生,汤武净,五霸七雄丑末耳,伊尹太公,便算一只耍手,其余拜将封侯,不过摇旗呐喊称奴婢;
四书白,六经引,诸子百家杂说也,杜甫李白,会唱几句乱谈,此外咬文嚼字,大都缘街乞食闹莲花。
此联以戏谑之笔,对历史人物与文学作品进行了独特的评价。上半部分“尧舜生,汤武净,五霸七雄丑末耳”,将古代帝王与英雄豪杰比喻为戏曲中的角色,其中“净”、“丑末”分别代表了正直与反派角色,暗示这些历史人物在某种意义上被赋予了戏剧化的色彩。接着,“伊尹太公,便算一只耍手”,将伊尹和姜太公视为戏台上的一只“耍手”,即辅助主角完成表演的角色,进一步强调了历史人物在戏剧化表达中的地位。
下半部分“四书白,六经引,诸子百家杂说也”,则将儒家经典与各种学说比作“白”(可能指书籍内容的空洞或不实),以及引用的来源,暗示这些学术成果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实质性的价值。杜甫与李白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被描述为“会唱几句乱谈”,意味着他们的诗歌虽广为人知,但其内容可能被过度解读或随意评述。
最后,“此外咬文嚼字,大都缘街乞食闹莲花”,讽刺了那些专注于文字技巧而忽视作品内涵的人,他们如同街头乞丐般追逐名利,却未能真正理解艺术与知识的真谛。整体而言,此联以幽默与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传统历史与文学评价体系的质疑,以及对真正艺术与知识价值的追求。
念尔三吴客,高游溯六川。
壮怀探玉略,雄抱历金边。
国剑看星佩,家弧映月悬。
五侯心不下,万里气能前。
舍笔齐班业,怀符学李贤。
紫城时未偶,青镜岁常怜。
豹躅依山壑,鸿情寄陇田。
业因交友薄,名为守躬全。
春日逢杯酒,殷勤赠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