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斜风百尺楼,楼头残暑一时收。
而今炎景成萧瑟,零落荷花十里秋。
急雨斜风百尺楼,楼头残暑一时收。
而今炎景成萧瑟,零落荷花十里秋。
这首诗描绘了夏季风雨过后的景象,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色彩。
首句“急雨斜风百尺楼”,以“急雨”和“斜风”描绘出风雨交加的猛烈场景,形象地展现了暴雨倾盆、狂风呼啸的动态画面。“百尺楼”则为这幅画面提供了一个高远的视角,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风雨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与威严。
次句“楼头残暑一时收”,在风雨的洗礼下,楼头的余热被瞬间带走,暗示了夏日酷热的消散。这里的“一时收”不仅指时间上的短暂,也表达了自然界力量的惊人,能够迅速改变环境的状态。
第三句“而今炎景成萧瑟”,转折中透露出一种从炎热到凉爽的转变,同时也暗含了一种由盛转衰的情感。炎炎夏日变成了萧瑟之景,这种变化不仅是季节的更替,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可能包含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一句“零落荷花十里秋”,将画面推向了更加深远的意境。荷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十里秋”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哀愁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而寂寥的秋季景色中。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繁华易逝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季风雨过后自然界的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对时间、季节、生命等主题的深沉思考。
壶中旧隐,有丹岩翠嶂,遮断尘境。
山下林亭亭下水,隔水别开鸥径。
映竹弹棋,刷苔品石,秋满纱巾影。
山前何有,藕花菱叶千顷。
正好瘦策扶亲,团蕉挈弟,瓜果盈盘饤。
坐到梧桐凉月上,更理冰弦夜咏。
轻裂萝裳,长安回首,眄断青猿信。
乞公渲笔,溪声画里堪听。
落日荒台,恁谁信、黄金无恙。
空指说,颓垣蔓草,郭隗门巷。
都邑只今游侠少,风云要与悲歌抗。
更单衣、短布拜秋郊,荆高冢。
卢龙塞,何苍莽,桑乾水,常还往。
只匈奴牧马,谁堪乘障。
赞普颇申和地议,贤王自择防秋将。
笑书生、不及羽林儿,封侯相。
饾饤阴晴,乍中酒醒时,愁思如许。
又倦柳千丝,做成烟雨。
不信天涯今日里,昏昏都是垂帘过。
鸠啼苦,竹粉翠楼,斜照犹驻。为语。伤春旧侣。
恁薇壶练带,消得朝暮。看村瀑如潮,林霏疑雾。
好借一蓑湖上去,短篷绿罨鸥波路。
山无数,冷光泼青诗句。
湖光千尺,接翠楼天半。杨柳疏疏映窗扇。
蓦回栏、低亚钗影才分,刚省识、花里卷帘人面。
横塘曾几过,道是无情,怎得含娇递饧眼。
浅笑不禁痴,略要回身,又压臂、羞抬双钏。
镇罗袖、长垂几生修,羡一抹疏红,夕阳珊槛。
蓦今朝、仲春初二,玉晨重见瑶侣。
钿蝉缃蝶新梳削,回首那人风度。
青鸟去,看碧落高寒,又恐娇难住。梦云惯阻。
记夜雨重门,画堂灯畔,双髻唱金缕。
东风骤,吹堕琼华如许。秦台零落珠树。
小庭香雾回廊月,都是旧经行处。
花底语,问花上、流莺也为侬凄楚。凤笙漫谱。
指柳下栏干,共伊凭后,十载罥飞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