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千尺,接翠楼天半。杨柳疏疏映窗扇。
蓦回栏、低亚钗影才分,刚省识、花里卷帘人面。
横塘曾几过,道是无情,怎得含娇递饧眼。
浅笑不禁痴,略要回身,又压臂、羞抬双钏。
镇罗袖、长垂几生修,羡一抹疏红,夕阳珊槛。
湖光千尺,接翠楼天半。杨柳疏疏映窗扇。
蓦回栏、低亚钗影才分,刚省识、花里卷帘人面。
横塘曾几过,道是无情,怎得含娇递饧眼。
浅笑不禁痴,略要回身,又压臂、羞抬双钏。
镇罗袖、长垂几生修,羡一抹疏红,夕阳珊槛。
这首《洞仙歌》的第二首,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与人物情感交织的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水的广阔与翠绿楼阁的高耸,杨柳轻拂,映照在窗扇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湖光千尺,接翠楼天半。” 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湖面的广阔与楼阁的高耸,将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杨柳疏疏映窗扇。” 细腻地描绘了杨柳轻柔的姿态,它们轻轻摇曳,映照在窗扇上,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柔美与灵动。
“蓦回栏、低亚钗影才分,刚省识、花里卷帘人面。” 这一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主人公不经意间瞥见女子的瞬间,通过钗影和人面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微妙的情感交流。
“浅笑不禁痴,略要回身,又压臂、羞抬双钏。” 继续深入描绘了女子的神态与动作,通过“浅笑”、“痴”、“羞”等词语,生动地刻画出女子的娇羞与可爱,同时也流露出主人公对她的深深喜爱。
“镇罗袖、长垂几生修,羡一抹疏红,夕阳珊槛。” 最后,词人以“镇罗袖”的细节,表达了对女子长久陪伴的渴望,同时借夕阳余晖中的“一抹疏红”,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珍贵,以及对这段情感的珍惜与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爱情的真挚情感。
淡中庭暝色,初遣奠,夜寒凄。
对草草杯盘,昏昏灯火,客里京师。
比量旧年心事,笑蹉跎、书剑向来非。
谁着朱衣白兰,春风三拜龙墀。山妻稚子竟何为。
温饱汝嘻嘻。怅故国丘山,苍烟乔木,卿月空辉。
葵心要须倾日,道等闲、休遣镜鸾知。
自信苍颜如铁,不堪双鬓如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