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岭踰崷崒,层崖遍屈盘。
寺当幽谷面,路指白云端。
树老苍天骨,蓝凝上帝冠。
石屏秋已冻,板屋夜多寒。
三宿孤怀恋,千山远梦残。
惟愁钟动晓,西下见征鞍。
复岭踰崷崒,层崖遍屈盘。
寺当幽谷面,路指白云端。
树老苍天骨,蓝凝上帝冠。
石屏秋已冻,板屋夜多寒。
三宿孤怀恋,千山远梦残。
惟愁钟动晓,西下见征鞍。
这首诗描绘了百丈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联"复岭踰崷崒,层崖遍屈盘"展现了山势的险峻和层次分明,如同崎岖的山路盘旋而上。接下来的"寺当幽谷面,路指白云端"点出山中寺庙的静谧位置,暗示着深邃的山谷和高洁的云雾。
"树老苍天骨,蓝凝上帝冠"运用比喻,将老树比作苍天的骨骼,蓝色的山崖比作上帝的冠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山的古老与神圣。"石屏秋已冻,板屋夜多寒"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寒冷和夜晚的寂静,透露出诗人对环境的感触。
"三宿孤怀恋,千山远梦残"表达了诗人在此逗留三宿后的依恋之情,以及长途跋涉后梦境的破碎。最后两句"惟愁钟动晓,西下见征鞍"以担忧天明的钟声和即将离开的马鞍,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忧虑和对山景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袁陟的《百丈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川壮丽、意境深远的画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韵味的山水诗。
问湘南、有云多少,不应长是为雨。
平生宋玉缘情老,赢得鬓丝如许。歌又舞。
更一曲琵琶,昵昵如私语。闲悲浪苦。
怪旧日青衫,空流泪满,不解画眉妩。空凝伫。
十二峰前路阻。相逢知在何处。
今朝重见春风手,仍听旧弹金缕。君且住。
怕望断、蘅皋日暮伤离绪。新声自谱。
把江北江南,今愁往恨,尽入断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