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丈山》
《百丈山》全文
宋 / 袁陟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复岭踰崷崒,层崖遍屈盘。

寺当幽谷面,路指白云端。

树老苍天骨,蓝凝上帝冠。

石屏秋已冻,板屋夜多寒。

三宿孤怀恋,千山远梦残。

惟愁钟动晓,西下见征鞍。

(0)
注释
岭:山岭。
踰:越过。
崷崒:高峻险峻。
层崖:层层崖壁。
屈盘:曲折蜿蜒。
寺:寺庙。
幽谷:幽深山谷。
白云端:云霄之巅。
树老:古树。
苍天骨:如老天的骨架。
蓝凝:蓝天如凝固。
上帝冠:上帝的华冠。
石屏:石屏。
冻:结冰。
板屋:木屋。
夜多寒:夜晚寒冷。
孤怀:孤寂的心情。
恋:思念。
千山:千山万水。
远梦:遥远的梦境。
钟动晓:晨钟响起。
征鞍:远行的马鞍。
翻译
重叠的山岭高峻崎岖,层层崖壁曲折蜿蜒。
寺庙坐落在幽深山谷的前方,小路直通云霄之巅。
古树苍劲如老天的骨架,蓝天如上帝的华冠般宁静。
石屏在秋风中已结冰,夜晚木屋更觉寒冷。
我在孤寂的小屋中度过了三个夜晚,思念绵延千山万水。
只担心晨钟响起,东方破晓,看到远行的马鞍西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百丈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联"复岭踰崷崒,层崖遍屈盘"展现了山势的险峻和层次分明,如同崎岖的山路盘旋而上。接下来的"寺当幽谷面,路指白云端"点出山中寺庙的静谧位置,暗示着深邃的山谷和高洁的云雾。

"树老苍天骨,蓝凝上帝冠"运用比喻,将老树比作苍天的骨骼,蓝色的山崖比作上帝的冠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山的古老与神圣。"石屏秋已冻,板屋夜多寒"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寒冷和夜晚的寂静,透露出诗人对环境的感触。

"三宿孤怀恋,千山远梦残"表达了诗人在此逗留三宿后的依恋之情,以及长途跋涉后梦境的破碎。最后两句"惟愁钟动晓,西下见征鞍"以担忧天明的钟声和即将离开的马鞍,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忧虑和对山景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袁陟的《百丈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川壮丽、意境深远的画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韵味的山水诗。

作者介绍

袁陟
朝代:宋

洪州南昌人,字世弼,号遁翁。袁抗子。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当涂县令、太常博士,官终殿中丞。卒年三十四。刻苦好学,善为诗。有《遁翁集》。
猜你喜欢

摸鱼儿.赋湘云

问湘南、有云多少,不应长是为雨。

平生宋玉缘情老,赢得鬓丝如许。歌又舞。

更一曲琵琶,昵昵如私语。闲悲浪苦。

怪旧日青衫,空流泪满,不解画眉妩。空凝伫。

十二峰前路阻。相逢知在何处。

今朝重见春风手,仍听旧弹金缕。君且住。

怕望断、蘅皋日暮伤离绪。新声自谱。

把江北江南,今愁往恨,尽入断肠句。

(0)

谒金门.寒食临川平塘道中

溪水漫。岸口小桥冲断。沽酒人家门巷短。

柳阴旗一半。细雨鸣鸠相唤。曲港落花流满。

两两睡红鸂鶒暖。恼人春不管。

(0)

渔家傲.歌圭塘四时四首

冰尽泉香云缥缈。韶华隐隐浮林杪。

酒在葫芦鱼在沼。清昼悄。好音时复来黄鸟。

管领风光心未老。衰颜却怕清波照。

有酒可斟鱼可钓。能事了。东风一曲渔家傲。

(0)

乌夜啼.因野亭杏为风雨所落

叶间谁缀金丸。一攒攒。只为高枝临水,摘来难。

风雨过。还自堕。试拈看。怕似江南梅子,一般酸。

(0)

谒金门

春睡倦。自拣花枝行遍。昨日新红今日变。

细挼将袖染。翠扇迎风扑面。双燕飞来还转。

帘外杨花帘里燕。相逢如未见。

(0)

南乡子

憔悴寄西州。赋得登楼懒上楼。

魂梦不知关塞远,悠悠。疏雨梧桐客里秋。

往事起新愁。九曲回肠不自由。

见说世间离别苦,休休。一夜相思了白头。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