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游各取宜,宜眺兹山最。
崚嶒倚绝壁,面面供元对。
岩洞互出没,巨灵何狡狯。
拾级忽凌空,遐想出天外。
泱漭河流奔,回薄亘如带。
眦光穿溟涬,身世了不碍。
黝知卢沟底,明见飞虹背。
苍茫塞上山,山山尽施黛。
黾勉跻层巅,城郭交显晦。
窅然万象收,天风送清籁。
延赏入奇怀,浩荡自我辈。
安能苦牵迫,白日红尘内。
疲乐理则均,嗒焉寄深慨。
山游各取宜,宜眺兹山最。
崚嶒倚绝壁,面面供元对。
岩洞互出没,巨灵何狡狯。
拾级忽凌空,遐想出天外。
泱漭河流奔,回薄亘如带。
眦光穿溟涬,身世了不碍。
黝知卢沟底,明见飞虹背。
苍茫塞上山,山山尽施黛。
黾勉跻层巅,城郭交显晦。
窅然万象收,天风送清籁。
延赏入奇怀,浩荡自我辈。
安能苦牵迫,白日红尘内。
疲乐理则均,嗒焉寄深慨。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周金然所作的《石景山》,描绘了作者在石景山游览时的独特感受。首句“山游各取宜”,点明了人们登山各有其乐趣所在,而石景山则是最适合远眺的地方。接下来,诗人通过“崚嶒倚绝壁”和“岩洞互出没”展现了山势的险峻和奇特洞穴的隐现,仿佛巨灵的手笔,显得狡猾而生动。
“拾级忽凌空”描绘了登山的过程,给人以飞翔之感,诗人思绪随之飘向天外,视野开阔。“泱漭河流奔”则借河水奔腾,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壮阔。诗人通过“眦光穿溟涬”表达自己看透世事的豁达,即使身处幽暗的卢沟,也能看到明亮的彩虹。
“苍茫塞上山,山山尽施黛”描绘了壮丽的山色,如同女子黛眉般青翠。登至峰顶,“城郭交显晦”,城市景象在眼前交替变化,令人眼界大开。最后,诗人感慨万千,认为欣赏美景能洗涤心灵,超脱世俗的纷扰,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疲于尘世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将石景山的自然之美与个人心境相结合,展现出诗人高雅的艺术品味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关东沙碛地,从军定可矜。
虽然困远役,所喜在更生。
况复近丰镐,咫尺瞻旧京。
边塞互蟠结,山川有神灵。
尤闻富物产,硕大不可名。
寒则拥狼裘,饥则啖驼羹。
渴即饮凉酪,暑即踏层冰。
逐臣省愆暇,足以发诗情。
故人谢侍御,荷殳曾此行。
贻我书一编,他年补图经。
儒者所流寓,文献于焉徵。
穷荒列戍卒,抚循责匪轻。
但能恤薪楚,即以报圣明。
赐环谅不远,著录尚早成。
道南薪大长熊熊,魁儒研席生春风。
邹胡王尤世所宗,清泉流出墨滀浓。
历三百年谁嗣踪,曰故尚书二泉翁。
士夫道学罔朦胧,以日格子震群蒙。
重光丽泽大有功,黍谷一夜玄云封。
讲堂清供出三冬,巧裁紫玉架青铜。
坎离互宅冻可融,不须吹律听黄钟。
缇室居然元气充,将无橐籥本参同。
墨林安郎艺事工,风流旧著弘正中。
勒名铭尾志所从,东林茂草今茸茸。
顾高钱华不可逢,寒灰孰然涸孰通。
飘零故物如转蓬,抚兹遗器宜敬恭。
七尺疑金铸,须眉尚俨然。
茫茫亡国戚,忽忽荷戈年。
甬上曾弭节,先人辱赠笺。
一军惊失守,连趼各殊天。
珍重山居誓,苍凉野哭篇。
哲昆棠荫在,赐庙海隅悬。
馎饦诗无敌,蟛蜞话足传。
归东聊堕马,哭弟几摧弦。
族未零王葛,居胡变海田。
清高肃遗像,感槩望遥阡。
式里重思旧,披图愿执鞭。
可怜廿四气,早已化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