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南薪大长熊熊,魁儒研席生春风。
邹胡王尤世所宗,清泉流出墨滀浓。
历三百年谁嗣踪,曰故尚书二泉翁。
士夫道学罔朦胧,以日格子震群蒙。
重光丽泽大有功,黍谷一夜玄云封。
讲堂清供出三冬,巧裁紫玉架青铜。
坎离互宅冻可融,不须吹律听黄钟。
缇室居然元气充,将无橐籥本参同。
墨林安郎艺事工,风流旧著弘正中。
勒名铭尾志所从,东林茂草今茸茸。
顾高钱华不可逢,寒灰孰然涸孰通。
飘零故物如转蓬,抚兹遗器宜敬恭。
道南薪大长熊熊,魁儒研席生春风。
邹胡王尤世所宗,清泉流出墨滀浓。
历三百年谁嗣踪,曰故尚书二泉翁。
士夫道学罔朦胧,以日格子震群蒙。
重光丽泽大有功,黍谷一夜玄云封。
讲堂清供出三冬,巧裁紫玉架青铜。
坎离互宅冻可融,不须吹律听黄钟。
缇室居然元气充,将无橐籥本参同。
墨林安郎艺事工,风流旧著弘正中。
勒名铭尾志所从,东林茂草今茸茸。
顾高钱华不可逢,寒灰孰然涸孰通。
飘零故物如转蓬,抚兹遗器宜敬恭。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明梁溪邵文庄公温研歌》。诗中描绘了明代学者邵文庄公在学术研究上的卓越成就,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首句“道南薪大长熊熊”,以熊熊燃烧的薪火比喻邵文庄公在学术领域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接着,“魁儒研席生春风”描绘了邵文庄公在学术研讨会上的风采,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启发智慧。
“邹胡王尤世所宗”提到邹、胡、王三位学者,他们都是邵文庄公的追随者,强调了邵文庄公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接下来,“清泉流出墨滀浓”则以清泉比喻邵文庄公的学术思想如同清澈的泉水,滋养着后学,墨滀浓象征着他的思想深邃且丰富。
“历三百年谁嗣踪”表达了邵文庄公学术影响的持久性,三百年的时光过去,仍无人能继承他的学术精神。随后,“曰故尚书二泉翁”点明了邵文庄公的别称,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学术地位。
“士夫道学罔朦胧”赞扬了邵文庄公在道学上的严谨与清晰,没有丝毫的模糊不清。“以日格子震群蒙”形容他通过每日的勤奋学习,震撼了众多学者的心灵,使他们深受启发。
“重光丽泽大有功”赞美邵文庄公在学术上的贡献,如同重光丽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黍谷一夜玄云封”则以自然景象比喻邵文庄公的逝世,如同夜晚的玄云覆盖了大地,暗示了他离去的深远影响。
“讲堂清供出三冬”描述了邵文庄公在讲堂上传授知识的情景,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巧裁紫玉架青铜”则以精美的器具比喻邵文庄公在学术上的精心准备与呈现。
“坎离互宅冻可融”引用了易经中的坎离相交,象征着邵文庄公的思想如同水火相济,能够化解困难。“不须吹律听黄钟”表达了邵文庄公的学术思想如同黄钟大吕,无需外力推动,自能深入人心。
“缇室居然元气充”形容邵文庄公的学术环境充满生机与活力,如同缇室中充满了元气。“将无橐籥本参同”则以橐籥比喻邵文庄公在学术上的引导作用,如同橐籥之气,能够调和万物。
“墨林安郎艺事工”赞扬了邵文庄公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如同墨林中的安郎,技艺精湛。“风流旧著弘正中”形容邵文庄公的学术与艺术作品在正统文化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勒名铭尾志所从”表达了对邵文庄公的纪念与追思,通过刻字铭记他的事迹与贡献。“东林茂草今茸茸”描绘了邵文庄公墓地周围的植被繁茂,象征着他精神的永存。
最后,“顾高钱华不可逢,寒灰孰然涸孰通”表达了对邵文庄公逝世的惋惜之情,如同高洁的钱华难以再得,寒灰中的水分无法再流通。“飘零故物如转蓬,抚兹遗器宜敬恭”则以随风飘荡的旧物比喻邵文庄公的逝世,强调了对遗物的珍惜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邵文庄公学术与人格的赞美,展现了他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和深远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