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门堤陈氏别业夏集》
《高门堤陈氏别业夏集》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门堤平野突崔嵬,幔屋深林石磴回。

盛世行藏吾学圃,异乡天地此登台。

冯轩五月凉风入,移席孤城返照来。

急管暮催杯更进,醉翁非为酒徘徊。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高门堤陈氏别业夏集》描绘了一幅夏日别业的宁静与闲适景象。首句"门堤平野突崔嵬",写出了别业坐落在开阔的田野之中,而大门堤则显得高大巍峨,形成鲜明对比。"幔屋深林石磴回"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深,幔屋隐于茂密的树林之中,石阶蜿蜒曲折。

"盛世行藏吾学圃"表达了诗人在盛世中选择在此隐居,如同农夫耕耘般修身养性,寓含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学问的追求。"异乡天地此登台"则流露出诗人身处异地,却能以别业为登临之所,享受天地间的广阔与自由。

"冯轩五月凉风入",五月的凉风吹过敞轩,带来一丝清凉,暗示着夏季的惬意。"移席孤城返照来",诗人移动座位,欣赏夕阳映照下的孤独城池,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最后两句"急管暮催杯更进,醉翁非为酒徘徊",以急促的乐声和晚宴的催促,烘托出聚会的热闹气氛,但诗人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借酒消愁,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了他的洒脱与豁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别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盛世的感慨,以及在异乡的自在心境。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三简寂观

山行但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
门外长溪净客足,山腰苦笋助盘蔬。
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余。
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0)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二漱玉亭

山回不见落银潢,余溜喧豗响石塘。
目乱珠玑测空谷,足寒雷电绕飞梁。
入瓶铜鼎春茶白,接竹斋厨午饭香。
从此出山都不弃,满田粳稻插新秧。

(0)

游太山四首其一初入南山

自我来济南,经年未尝出。
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
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积。
翠屏互舒卷,耕耨随欹侧。
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
兹人谓川路,此意属行客。
久游自多念,忽误向所历。
嘉陵万壑底,栈道百回屈。
崖巘递峥嵘,征夫时出没。
行李虽云艰,幽邃亦已剧。
坐缘斗升米,被此尘土厄。
何年道褒斜,长啸理轻策。

(0)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四归宗寺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
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推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

(0)

予昔在京师画工韩若拙为予写真今十三年矣容

白发苍颜日日新,丹青犹是旧来身。
百年迅速何曾住,方寸空虚老更真。
一幅萧条寄衰朽,异时仿佛见精神。
近存八十一章注,从道老聃门下人。

(0)

曾郎元矩见过逾月听其言久而不厌追感平昔为

胄子相从得佳婿,掖垣同直喜良朋。
交情不意隔生死,世事休论有废兴。
宿草芊锦泪入土,故琴牢落恨填膺。
远来似觉清谈胜,试问传家今几灯。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