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重临日,荒榛满目前。
瓦灯秋照佛,草榻夜安禅。
殿敞流云气,林回折涧泉。
买田吾欲老,未必是尘缘。
山寺重临日,荒榛满目前。
瓦灯秋照佛,草榻夜安禅。
殿敞流云气,林回折涧泉。
买田吾欲老,未必是尘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造访山中寺庙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首联“山寺重临日,荒榛满目前”,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再次来到山寺,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荒芜的榛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颔联“瓦灯秋照佛,草榻夜安禅”,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瓦灯在秋夜中照亮佛像,草制的榻上,诗人夜晚静心修行,表现了佛教文化的宁静与超脱。
颈联“殿敞流云气,林回折涧泉”,转而描写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殿堂敞开,仿佛能感受到流动的云气,树林环绕,溪涧中的泉水曲折流淌,展现了大自然与寺庙和谐共存的美妙画面。尾联“买田吾欲老,未必是尘缘”,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即使在尘世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寄托和宁静,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寺庙及其周围环境的静美与禅意,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以及生活态度的独特感悟。
青衫老吏骨亦臞,身游魏阙心江湖。
眼看白发不胜数,梦绕故乡何日无。
况我携家得官舍,背水开门故墙下。
不见湖光意阙然,欲唤归舟心未暇。
一闻羞处令人羞,人生如此当何求。
春动飞来属玉起,无人貌得河中洲。
我生嚼蜡元无味,鲍谢诗高心独畏。
西风长怨草虫秋,自笑酸寒溧阳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