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汉良史,笔锋颇雄刚。
惜哉闻道寡,气志苦不常。
心如虫丝轻,随风东西扬。
一事若可喜,不顾道所长。
公言绌原宪,侠贼乃为良。
仁义谓足羞,货殖比君王。
黄老先六经,斯言固猖狂。
吁嗟夫子没,两观无刑章。
予怀班孟坚,駮议何洋洋。
传与后世人,慎思其否臧。
子长汉良史,笔锋颇雄刚。
惜哉闻道寡,气志苦不常。
心如虫丝轻,随风东西扬。
一事若可喜,不顾道所长。
公言绌原宪,侠贼乃为良。
仁义谓足羞,货殖比君王。
黄老先六经,斯言固猖狂。
吁嗟夫子没,两观无刑章。
予怀班孟坚,駮议何洋洋。
传与后世人,慎思其否臧。
此诗描绘了一位历史学者对古代史书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态度。首句“子长汉良史,笔锋颇雄刚”表明这位史家在撰写历史时,文笔雄健,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批判精神。
接着,“惜哉闻道寡,气志苦不常”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世缺乏真正理解历史的人才感到惋惜,同时也透露出这种史家气质在当时社会中并不被看重。随后的“心如虫丝轻,随风东西扬”则形象地描绘出他们的思想和立场轻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摇摆不定。
诗中的“一事若可喜,不顾道所长”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是对历史事件的正面评价,也可能会忽略其背后的深远意义。紧接着,“公言绌原宪,侠贼乃为良”则批判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在这种观念中,原本应当被谴责的人物反而被誉为英雄。
“仁义谓足羞,货殖比君王”揭示了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衰败,以及金钱与权力的对比。随后,“黄老先六经,斯言固猖狂”则是对于某种过激的思想观点进行批评,这些观点可能源自道家和儒家的某些极端解读。
“吁嗟夫子没,两观无刑章”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失传的哀叹,以及对于历史评价缺乏明确标准的感慨。而“予怀班孟坚,駮议何洋洋”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前人著作的怀念和批判态度。
最后,“传与后世人,慎思其否臧”提醒后人在接受历史遗产时,应当谨慎思考,不要盲目接受,而应有所选择、有所批判。诗歌整体上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批判眼光,以及对于正确价值观念传承的关切。
菖歜芳筵,葵榴绮节,一雨凉透重湖。
绣旗画鼓,兰桨划菰蒲。
多少唐陵汉寝,千年恨、远近楸梧。
休凭吊,玉山将倒,翠袖可相扶。狂夫。
狂更剧,花颠酒恼,脱帽喧呼。
唤湘累与汝,美酝同沽。
收拾金箫玉管,昆峰好、晚髻新梳。
家乡忆,层层水榭,红缕漾钗符。
仙泪流铜,蜂脾酿蜜,圣檀初傅新妆。
冰檐雪甃,带暝乱斜阳。
自是罗浮别种,依稀剩、金粟馀香。
王孙弹,枝头万颗,偏惹画帘长。绕廊。
应错认,宛如梅子,熟后轻飏。
想宫人入道,絁帔都黄。
一段冷魂幽绪,扶疏态、谁与擎将。
春来也,红红白白,让尔冠群芳。
嵌空撑户牖,凿翠支堂奥。淙淙岩溜响,喧银瀑。
硗确谽谺,铁色黏青峤。石笋攒丹灶。
积雪层冰,玲珑原隰俱缟。或为怪鹘,或作千年豹。
或似秋江岸,晴龟曝。林青日黑,山畔归樵少。
野火连天烧。虎腥如雨,瘦石此时更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