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饯常大参至樵舍镇饮别后夜宿舟中听雨》
《追饯常大参至樵舍镇饮别后夜宿舟中听雨》全文
元 / 柳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七十里江沙水黄,沿流送客举离觞。

回舟并载别愁重,残雨微生半夜凉。

欲与仙人骑竹杖,时从老子据胡床。

悬情独有南楼月,白兔河边正捣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边送别的场景,情感深沉而细腻。首句“七十里江沙水黄”,以广阔的江面和黄色的水流起笔,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沿流送客举离觞”一句,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通过“举离觞”的动作,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

“回舟并载别愁重,残雨微生半夜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绪。回舟载着的不仅是离愁,还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担忧。夜晚的微雨增添了凉意,也象征着内心的凄冷。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欲与仙人骑竹杖,时从老子据胡床”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诗人想象自己与仙人一同骑竹杖游历,或是效仿老庄,坐在胡床上思考人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

最后,“悬情独有南楼月,白兔河边正捣霜”两句,以南楼之月和河边捣霜的白兔为意象,寄托了诗人孤独而又深情的情感。月光下的南楼,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寄托;而河边捣霜的白兔,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守护。这两句以静谧的景物结束全诗,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柳贯

柳贯
朝代:元   字:道传   籍贯:婺州浦江   生辰: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猜你喜欢

临江仙.秋柳

试数旧愁馀几缕,暮蝉凄断西风。

萧疏无力系游骢。津亭携手地,梦逐晓霜空。

似与玉楼人比瘦,翠痕都减眉峰。

多情只有晚烟笼。秋声吹不尽,长笛月明中。

(0)

室思诗六章·其四

惨惨时节尽,兰叶凋复零。

喟然长叹息,君期慰我情。

展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

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0)

赋得七月食瓜

大火西行日,豳风正食瓜。

摘来偏带露,捧去欲流霞。

色借金刀剖,香盛玉碗斜。

琼浆原可拟,冰液讵堪夸。

味许烹葵共,甘逾啖蔗嘉。

镇心曾藉尔,书味更无加。

(0)

春景四首·其四

高烧画烛一灯红,夜膳无非果酒菘。

一醉不知明月上,满庭花影过墙东。

(0)

惠山十六咏·其十三西河菱荡

才见秋风棹荡溪,云光水色两难迷。

渔庄蟹舍浑如画,采得菱归日已西。

(0)

减字木兰花·其四三入燕词

江南佳味。记得厨娘方法异。列鼎烹鲜。

下箸犹嫌少万钱。而今食惯。土灶村舂当绮馔。

落日空山。豆粥仓皇得一餐。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