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法曲献仙音.席上听琵琶有感》
《法曲献仙音.席上听琵琶有感》全文
宋 / 张炎   形式: 词  词牌: 法曲献仙音

云隐山晖,树分溪影,未放妆台帘卷。

篝密笼香,镜圆窥粉,花深自然寒浅。

正人在、银屏底,琵琶半遮面。语声软。

且休弹、玉关愁怨。怕唤起西湖,那时春感。

杨柳古湾头,记小怜、隔水曾见。

听到无声,谩赢得、情绪难剪。

把一襟心事,散入落梅千点。

(0)
翻译
云雾遮掩了山的光辉,树木倒映在溪水中,还未揭开妆台的帘幕。
烛火密密,香气缭绕,镜子中映照出白皙的脸庞,花丛深处自然显得更加清凉。
正值佳人,在明亮的银色屏风后,琵琶遮住半边脸,声音轻柔。
暂且不要弹奏那些边塞的哀愁,怕唤醒西湖的春意,勾起旧时的情感。
在那古老的杨柳湾头,记得曾隔着溪水见过她娇美的容颜。
如今静听无声,徒然引发无尽的情绪难以割舍。
满怀的心事,随落梅飘零,化作无数点点滴滴。
注释
晖:光辉。
溪影:溪水的倒影。
妆台:化妆台。
篝密:烛火密集。
窥粉:照见脸上的粉黛。
银屏:银色的屏风。
玉关:边关,代指战事。
西湖:泛指美景或佳人所在之地。
小怜:女子名字,此处代指美人。
情绪:情感。
心事:内心的情感或思绪。
落梅:梅花凋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云雾缭绕的山中,溪水潺潺,树影婆娑,营造出一片幽静氛围。室内,妆台帘未卷,篝笼散发出香气,镜子圆润反射着粉黛,花间自然生出寒意,但并不深重。

诗人正坐在银屏之下,琵琶半遮面颊,语声柔和而又不忍心继续弹奏,因为玉关的愁怨难以排解。恐怕一旦唤起西湖旧事,那时的春日感怀便会涌上心头。

诗中还提到了杨柳古湾头,那里曾见过小怜,隔水相望的场景宛如昨日。听到无声的琵琶声,仿佛赢得了那段情绪,却又难以剪断。于是,把一腔心事散发出去,就像落梅千点般散布在空中。

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情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通过琵琶之声唤起的记忆,让人不禁沉浸于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

作者介绍
张炎

张炎
朝代:宋   字:叔夏   号:玉田   生辰:1248年-1320年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猜你喜欢

连雪不已复作绝句咏之及六而止殆未免不愁冻杀之诮也·其六

背荫常先积,当明竟早消。

草衰犹秀色,柳悴亦长条。

(0)

怀玉山旧游寄王彦博徐审知·其四

王郎家近石田溪,溪上行人古路迷。

王郎家苦了无事,自沟溪水灌蔬畦。

(0)

呈潘潭州十首·其六

犯雪渠乘访戴舟,不逢安道便归休。

我今一月春风里,纵复回舟匪浪游。

(0)

即事呈斯远三首·其二

去却蔫花意转新,是知疏密总宜人。

正由秽去清虚集,不碍萧然冠与巾。

(0)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其六

误笔犹能作牸牛,信知书画本同流。

不惟下笔苏仙似,更似斯人不可求。

(0)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其七

晓雨濛濛山欲空,少晴还觉练摇风。

扁舟十日夫何事,只有看山不负公。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