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隐山晖,树分溪影,未放妆台帘卷。
篝密笼香,镜圆窥粉,花深自然寒浅。
正人在、银屏底,琵琶半遮面。语声软。
且休弹、玉关愁怨。怕唤起西湖,那时春感。
杨柳古湾头,记小怜、隔水曾见。
听到无声,谩赢得、情绪难剪。
把一襟心事,散入落梅千点。
云隐山晖,树分溪影,未放妆台帘卷。
篝密笼香,镜圆窥粉,花深自然寒浅。
正人在、银屏底,琵琶半遮面。语声软。
且休弹、玉关愁怨。怕唤起西湖,那时春感。
杨柳古湾头,记小怜、隔水曾见。
听到无声,谩赢得、情绪难剪。
把一襟心事,散入落梅千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云雾缭绕的山中,溪水潺潺,树影婆娑,营造出一片幽静氛围。室内,妆台帘未卷,篝笼散发出香气,镜子圆润反射着粉黛,花间自然生出寒意,但并不深重。
诗人正坐在银屏之下,琵琶半遮面颊,语声柔和而又不忍心继续弹奏,因为玉关的愁怨难以排解。恐怕一旦唤起西湖旧事,那时的春日感怀便会涌上心头。
诗中还提到了杨柳古湾头,那里曾见过小怜,隔水相望的场景宛如昨日。听到无声的琵琶声,仿佛赢得了那段情绪,却又难以剪断。于是,把一腔心事散发出去,就像落梅千点般散布在空中。
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情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通过琵琶之声唤起的记忆,让人不禁沉浸于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