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于吾身,有如病枝指。
晚思逃天刑,日自参佛髓。
近虽迫老病,颇已了生死。
吾犹说故吾,我已觉今是。
卿云从天来,五色光透纸。
斯文亦厌老,此事尽逊子。
好秋行当中,明月照白水。
谁能访穷山,诗酒相料理。
惟当吟君诗,永夜对明视。
文字于吾身,有如病枝指。
晚思逃天刑,日自参佛髓。
近虽迫老病,颇已了生死。
吾犹说故吾,我已觉今是。
卿云从天来,五色光透纸。
斯文亦厌老,此事尽逊子。
好秋行当中,明月照白水。
谁能访穷山,诗酒相料理。
惟当吟君诗,永夜对明视。
这首诗以个人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字和思想的理解,将文字比喻为病枝上的指引,暗示其在晚年时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索。他提到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已经看淡生死,对自己的身份和认知有了清晰的认识。诗人赞赏张天从的才情,认为他的文字如同五色卿云,照亮了纸面,显示出超越老去的活力。
诗中还流露出一种隐逸之情,诗人期待在美好的秋季,与朋友共赏明月,畅饮诗酒,一同探讨深山中的学问。最后,诗人表示唯有阅读张天从的诗作,才能在漫长的夜晚中找到光明,体现了对友情和文学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宋末元初诗人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