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送客出城闉,复向江天忆白蘋。
看竹已深三月雨,拥书仍拂去年尘。
芭蕉叶响同归梦,芳草烟迷滞远人。
君到六桥应计日,绿沉如蜡柳丝新。
一为送客出城闉,复向江天忆白蘋。
看竹已深三月雨,拥书仍拂去年尘。
芭蕉叶响同归梦,芳草烟迷滞远人。
君到六桥应计日,绿沉如蜡柳丝新。
这首《归意》由明代诗人邝日晋所作,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后,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与对归家的深切渴望。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离别后的思绪与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联“一为送客出城闉,复向江天忆白蘋”,开篇即点明了离别的场景,诗人送别友人后,心中不禁浮现出对江天景色的回忆,特别是那片象征着纯洁与自由的白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颔联“看竹已深三月雨,拥书仍拂去年尘”,通过观察竹林在春雨洗礼下的生机勃勃,以及整理旧书时拂去的尘埃,诗人借物抒情,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沉淀,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珍惜。
颈联“芭蕉叶响同归梦,芳草烟迷滞远人”,以芭蕉叶的声响与远处芳草的迷蒙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归宿感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
尾联“君到六桥应计日,绿沉如蜡柳丝新”,诗人想象友人到达目的地后,应该会计算着日子,期待着与家人团聚的时刻。这里的“绿沉如蜡柳丝新”不仅描绘了春天柳树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归意》通过对离别、回忆、归宿等主题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支提天冠千眷属,龟山蔡柳两尊宿。
总在参禅屋角头,开眼光光互相烛。
参禅自是云水俦,四顾坤维有高躅。
胜妙光中不肯留,六六要明三十六。
当其行,歌一曲,春草青兮春水绿。
东山老矣夫何言,纵有言兮不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