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何氏结亭松间名曰弹秋因王通一来乞诗》
《临江何氏结亭松间名曰弹秋因王通一来乞诗》全文
宋 / 章甫   形式: 古风

万籁从风俱发声,唯松得之尤善鸣。

五声不乱无亏成,膝横三尺秋月明。

君家江南一茆屋,直干森森伴幽独。

人言丝竹不如肉,曲肱听度无弦曲。

故山偃盖未十围,猿惊鹤怨吾当归。

聊凭东风寄君诗,风鸣松鸣吾不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jiāngshìjiétíngsōngjiānmíngyuētánqiūyīnwángtōngláishī
sòng / zhāng

wànlàicóngfēngshēngwéisōngzhīyóushànmíng

shēngshuǐluànkuīchénghéngsānchǐqiūyuèmíng

jūnjiājiāngnánmáozhígānsēnsēnbànyōu

rényánzhúròugōngtīngxián

shānyǎngàiwèishíwéiyuánjīngyuàndāngguī

liáopíngdōngfēngjūnshīfēngmíngsōngmíngzhī

翻译
万物的声音都随风而起,唯有松树发出的声音最为动听。
它的声音和谐无缺,如同膝盖横跨三尺秋夜,明亮如月。
你的家在江南,一座茅屋孤独地立着,参天大树相伴。
人们常说丝竹音乐比不上自然之声,我枕着手臂聆听,仿佛无弦的乐曲。
故乡的大树还未长到十围粗,猿猴惊叫,白鹤哀鸣,催促我应当回归。
姑且借着东风,将我的诗送给你,风声与松声交织,我已分辨不清。
注释
万籁:各种声音。
俱:都。
尤:特别。
五声:五音。
亏:欠缺。
膝横三尺:膝盖横跨三尺距离。
君家:你的家。
茆屋:茅草屋。
森森:繁密的样子。
丝竹:乐器。
肉:自然的声音。
曲肱:枕着手臂。
故山:故乡的山。
偃盖:树冠茂盛。
十围:十个人合抱的粗度。
聊凭:姑且凭借。
风鸣松鸣:风声和松声。
吾不知:分辨不清。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松林秋夜图景。首句“万籁从风俱发声,唯松得之尤善鸣”以自然界的声响为背景,突出松树的独特声音,展现了其在夜晚的清越。接下来,“五声不乱无亏成,膝横三尺秋月明”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松下聆听松涛,享受宁静的月色,生活简朴而心境悠然。

“君家江南一茆屋,直干森森伴幽独”转而写到友人家中的茅屋和那挺拔的松树,暗示了主人的高洁品格和孤独而雅致的生活。诗人进一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人言丝竹不如肉,曲肱听度无弦曲”,认为自然之声更胜过人间的乐器,强调了对简单生活的欣赏。

“故山偃盖未十围,猿惊鹤怨吾当归”借景抒怀,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异乡,听到松声引发思乡之情,暗示了对故乡和自然的深深眷恋。最后两句“聊凭东风寄君诗,风鸣松鸣吾不知”,诗人借助东风将诗篇传递给友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松声、月色和自然环境,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友情的真挚情感。

作者介绍

章甫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杂兴十五首·其九

一自归来别等侪,村居真不负青鞋。

烟波浩荡堪怡性,云物鲜新任放怀。

多为乡邻斟浊酒,不思门第植高槐。

北窗倦息开书卷,自取诗篇削不谐。

(0)

杂兴十五首·其三

濯足清流踞石矼,沿溪聊复觅香茳。

融融天气云生片,漠漠林烟鸟去双。

草径逢人行且语,寺钟隔树止还撞。

閒情于世知无益,叵耐诗魔未肯降。

(0)

长相思二首·其二

画楼高。画船摇。君领琵琶侬领箫。双鬓互见招。

茗能浇。药能烧。别有今生清课饶。他生要福销。

(0)

紫云回三叠·其一

安香舞罢杜兰催,水瑟冰敖各费才。

别有伤心听不得,珠帘一曲《紫云回》。

(0)

哭云陔

书生智胆起风雷,岭外江山得此才。

赤手南陲军纛建,片帆西渡锦囊开。

处身不为功名显,布政都从谨愿来。

难后只能容一面,病床研泪写沉哀。

(0)

题蕉叶诗二首·其二

白雪红铅立圣胎,美金花要十分开。

好同子往瀛洲看,云在青霄鹤未来。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