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闻折简漫相呼,酒肉淋侵下箸无。
且忍须臾随例散,一匙浓茗胜醍醐。
厌闻折简漫相呼,酒肉淋侵下箸无。
且忍须臾随例散,一匙浓茗胜醍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的一次闲适聚会,诗人对传统酒宴的厌倦之情跃然纸上。首句“厌闻折简漫相呼”,以“折简”比喻邀请,表达了诗人对于随意被邀请参加宴会的不耐烦和反感。接着,“酒肉淋侵下箸无”一句,形象地描述了面对丰盛的酒肉宴席,诗人却提不起食欲,流露出内心的疏离感。
后两句“且忍须臾随例散,一匙浓茗胜醍醐”,则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独特见解。在短暂的聚会结束后,诗人选择了一匙浓郁的茶水来结束这一场看似繁复的宴饮,认为这比醇厚的醍醐更为令人满足和愉悦。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在繁忙与喧嚣中寻找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习俗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生活情趣。
断梗得栖泊,高堂拥图书。
中宵风露气,营我方寸躯。
静虑何易感,有衔莫能袪。
今古一瞬息,智愚等丘墟。
战夺日相寻,死生互吞屠。
念此耿无寐,推枕长嗟吁。
天理谅好还,人谋何可疏。
系船池口汎滥游,老禅邀我半日留。
岸莎堤柳度窈窕,初暑忽送风雨秋。
萧郎钓台三间屋,万顷烟波媚幽独。
长令千载好事人,贪为淮山流远目。
芊芊蔓草迷长竿,台城直作平野宽。
那知万古文选理,不尽词源八节滩。
英魂远逝招不得,谪仙小杜底处觅。
插天崷崒九芙蓉,试与凭高閒物色。
峨眉三日雨,客馆六月秋。
幽怀无与娱,攲枕清夜游。
炎官失声势,万木皆商讴。
一凉德我厚,耿耿何隐忧。
忧多白人头,头白可复休。
积阴忤正气,潢流冒崇邱。
世故莽难期,病根宁易瘳。
履霜不知戒,坚冰谅难尤。
天运不停机,明当火西流。
勿以馀热在,而忘晚岁谋。
家贫迫短晷,及时戒衣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