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深院静,暝色又黄昏。
约梦镫留影,浇愁酒有痕。
秋风侵病骨,冷月吊诗魂。
为惜清宵景,呼鬟莫掩门。
落霞深院静,暝色又黄昏。
约梦镫留影,浇愁酒有痕。
秋风侵病骨,冷月吊诗魂。
为惜清宵景,呼鬟莫掩门。
这首清代诗人王淑的《夜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秋夜画面。首句“落霞深院静”以落霞映照深院,渲染出一种寂静的氛围,暗示着诗人独处的孤寂。接着,“暝色又黄昏”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推移,夜晚即将降临,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
“约梦镫留影”一句,通过“约梦”和“留影”,表达了诗人试图借梦境暂避现实烦恼的心境,而“浇愁酒有痕”则透露出诗人借酒消愁,但愁绪并未因此消除,反而在酒杯上留下了痕迹。
“秋风侵病骨,冷月吊诗魂”两句,通过秋风的寒意和冷月的照耀,刻画出诗人身心的疲惫与诗才的孤寂,仿佛只有月光与他相伴,显得更加凄凉。最后,“为惜清宵景,呼鬟莫掩门”表达了诗人对这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景色的珍视,不愿被封闭,希望留住这份清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孤独、愁苦而又坚韧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种柳为城,栽榆成巷,白沙翠竹人家。
门对江干,山色见些些。
却逢暮暮朝朝雨,恨不见、村村树树花。
地僻行人罕到,无数良田美宅,鸡犬桑麻。
今我才游,归路晚烟斜。
谁家蹀躞青骢骑,更几处、咿呀红漆车。
下山行别僧,归径屡转右。
钟声忽递风,寻之越冈阜。
依然遘精蓝,行近不知有。
径造竹阁吟,坐听涧声久。
寻源得奇绝,石理若瓜剖。
平落十亩宽,侧撇千丈陡。
想见春水生,百万玉龙走。
瞑色沈镜光,欲揽不在手。
未窥山面全,佳处吞八九。
剑门拂水崖,较此孰前后。
明发更扳陟,斯游庶无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