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西风木叶残,千岩万壑斗苍颜。
画工胸次分明处,写出斜阳影外山。
萧瑟西风木叶残,千岩万壑斗苍颜。
画工胸次分明处,写出斜阳影外山。
这首元代诗人三宝柱的《西岘山》以寥寥数语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景图,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画面感。
首句“萧瑟西风木叶残”以“萧瑟”二字点明了季节,西风劲吹,木叶凋零,营造出一种秋意浓重的氛围。接着,“千岩万壑斗苍颜”一句,将视角拉远,展现出群山起伏、岩石交错的壮丽景象,同时“斗苍颜”三字生动地描绘了山峦竞秀、各展雄姿的场景,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生命力。
“画工胸次分明处,写出斜阳影外山”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将诗人与画家相提并论,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如同高明的画师一般,能够捕捉到夕阳余晖下山峦的微妙变化,将其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斜阳影外山”,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光影的变化,也暗示了自然之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的不同面貌,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变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樽中酒空君莫忧,田中秫穰何所求。
请看长安贵游客,风吹马矢尘满头。
何如高吟卧丘壑,黄菊巳吐山之幽。
君今四十非年少,身事未成人莫笑。
万言未试所上书,有官不仕仍皂帽。
昔时意气各飞腾,白眼对客俱凭陵。
云摇雨散异出处,我巳闭户同山僧。
调丝炙笙奏清越,小妇挟琴曳罗袜。
花枝入手子夜长,怜君尚未生华发。
黄金积斗高突兀,南牙北寺何仓卒。
眼前穷达自有时,劝君且尽杯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