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汰空明里,维舟傍水亭。
天横河影白,山洗露华青。
宿鹭惊渔火,林灯没远星。
洞箫吹不住,风起冷冥冥。
击汰空明里,维舟傍水亭。
天横河影白,山洗露华青。
宿鹭惊渔火,林灯没远星。
洞箫吹不住,风起冷冥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西湖夜色中的宁静与美丽。首联“击汰空明里,维舟傍水亭”以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一幅月光下湖面波光粼粼、船只停泊于水边凉亭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着,“天横河影白,山洗露华青”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天空与山峦的色彩鲜明地呈现出来,白与青的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赋予了景色以生命力。这里“天横河影白”描绘了天空倒映在河面上的景象,而“山洗露华青”则表现了山间露珠在月光下闪烁的情景,细腻地刻画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生机。
“宿鹭惊渔火,林灯没远星”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宿鹭被远处的渔火惊醒,林间的灯光与远处的星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既静谧又充满活力的氛围。这一联通过动物与人类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夜晚西湖的生动与和谐。
最后,“洞箫吹不住,风起冷冥冥”以音乐和自然现象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洞箫声悠扬,似乎永远无法停止,随着风吹起,整个世界都显得格外寒冷而深邃。这不仅是对音乐美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