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性癖耽坟籍,细字牛毛早年笔。
只今五十眼昏花,清昼看时满行黑。
投身散地百无事,不著书遮如有失。
赵公嗜书似邺侯,不为章句非雕搜。
绾持枢纽日多暇,借箸自有胸中筹。
更寻往事较所处,有梦不到琳琅璆。
嗟予何者登瀛洲,残膏未免窥前修。
奫然渊海鲛鳄翥,洞视千古苏韩欧。
文如不作作取法,舍是三子将谁求。
穷阎虽具何足玩,破碎熏黑支吟头。
牙签插架三万轴,谁省浙本铺银钩?
或苏或欧两俱可,勿使石璧成空投。
仁存义举侯门事,却恐乘机似巧偷。
平生性癖耽坟籍,细字牛毛早年笔。
只今五十眼昏花,清昼看时满行黑。
投身散地百无事,不著书遮如有失。
赵公嗜书似邺侯,不为章句非雕搜。
绾持枢纽日多暇,借箸自有胸中筹。
更寻往事较所处,有梦不到琳琅璆。
嗟予何者登瀛洲,残膏未免窥前修。
奫然渊海鲛鳄翥,洞视千古苏韩欧。
文如不作作取法,舍是三子将谁求。
穷阎虽具何足玩,破碎熏黑支吟头。
牙签插架三万轴,谁省浙本铺银钩?
或苏或欧两俱可,勿使石璧成空投。
仁存义举侯门事,却恐乘机似巧偷。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王恽所作,题为《签院赵公许惠欧苏集作诗以问之》。诗中表达了对赵公嗜书如痴的赞美,以及对获得欧苏集的期待与喜悦。
诗的开头提到赵公对书籍的热爱,如同古代藏书家邺侯一般,不拘泥于文字的解释与搜集,而是将其作为思考与筹划的工具。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闲暇时光中,通过阅读来洞察历史与文化,汲取灵感。他感叹自己的知识与理解还远远不够,渴望能深入学习苏轼、欧阳修等大家的作品,以此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诗中也流露出对书籍的珍视之情,提到“牙签插架三万轴”,展现了赵公藏书之丰富。同时,诗人也提出了对书籍品质的追求,希望得到的是经过精心校勘的版本,而非粗制滥造之作。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赵公赠书的感激之情,并希望赵公能继续支持他的学习,提供更多的书籍资源。同时,他也提醒自己要坚守仁义之道,避免投机取巧的行为,保持高尚的人格与道德操守。
整首诗通过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人格修养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人生追求。
苍寒收尽红尘,四山一色俄惊晓。
楼台宫阙,冰壶影里,莹然清悄。
独有游人,画船青盖,笙歌犹绕。
遍园林松竹,光浑□□,人住处,皆蓬岛。
罗扇画来轻小。乍时人、见多惊倒。
谁留古本,到今付与,良工涂扫。
夏日携时,且挥且玩,暑都消了。
更词人亲笔题题,这风景,古犹少。
卜宅椒园里。响丁丁、风斤月斧,杏梁飞起。
窗户青红烟树绿,尡耀碧山邻里。
鸡共犬、也知轮美。
燕子飞来堂下舞,似轻盈、掌上人堪喜。
更可爱,新桃李。长洲水接淞江水。
好秋风、鲈鱼莼菜,葑田菰米。
艳□□□□□□,□屋神仙罗绮。
□□□、□□□□。
楚舞吴歌娱晚景,内台盘、春笋奉甘旨。
五马贵,未足拟。
把酒簪花强自豪。花应羞上阿翁髦。
不教春色因循过,忍为虚名孟浪漂。
醒复醉,莫还朝。纷纷四海正兵骚。
从渠眼底桑田变,且乐床头拨瓮醪。
有北先寒,来时鸿雁,记经何地初霜。
问渠鹅鹳,何苦上颜行。
浩荡烟波万顷,怕谁去、争许三湘。
聊容与,谁求系帛,传语寄炎荒。
丹山如凤鸟,相逢定是,问我行藏。
说于今华发,为汝增伤。
晚笑巢阿览德,莫贪快、千仞翱翔。
和鸣拟,从吹嶰管,终不似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