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入病骨,残梦翛然惊。
芭蕉叶间露,风过皆成声。
揽衣泬寥内,搔首天河横。
饥虫语不休,中宵谁汝令。
孤鸿亦何苦,犯霜度微明。
悠悠念群动,百感忽我并。
大化傥不尔,吾其免营营。
秋气入病骨,残梦翛然惊。
芭蕉叶间露,风过皆成声。
揽衣泬寥内,搔首天河横。
饥虫语不休,中宵谁汝令。
孤鸿亦何苦,犯霜度微明。
悠悠念群动,百感忽我并。
大化傥不尔,吾其免营营。
这首元代诗人黄溍的《夜兴》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思绪。首句“秋气入病骨”,以秋意透入病弱之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残梦翛然惊”写诗人从梦境中被秋夜的凉意唤醒,心境不宁。
“芭蕉叶间露,风过皆成声”通过芭蕉叶上的露水在风中摇曳发出声音,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也暗示着诗人的心事如露珠般清晰可见。诗人“揽衣泬寥内,搔首天河横”,动作描写流露出他内心的迷茫和思索,仿佛银河横亘,难以寻觅答案。
“饥虫语不休,中宵谁汝令”借虫鸣表达了深夜的孤独和无尽的思考,诗人质疑是什么让这些小生物在深夜不停歇。接下来,“孤鸿亦何苦,犯霜度微明”以孤鸿的形象自比,表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面对霜寒也要寻找光明。
最后两句“悠悠念群动,百感忽我并”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深深关怀,以及自己在大化之中感受到的各种复杂情感。他感叹如果生命不必如此奔波劳碌,或许能免去世间纷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夜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