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其三》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其三》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去国头方黑,伤时鬓易丝。

徙薪谋独验,击楫志空悲。

尚想嘉猷告,曾闻大政咨。

两楹歌昨梦,忍诵慭遗诗。

(0)
翻译
刚离开国家就白了头,为时事忧虑头发也迅速变白。
早知要预防灾难,像移木防火一样,现在只留下悲伤的回忆。
还怀念着美好的策略,曾经听说的重大决策。
回想起往昔在朝廷上唱歌的日子,却只能忍痛诵读那些已故者的诗篇。
注释
去国:离开国家。
头方黑:头发开始变白。
伤时:忧虑时事。
鬓易丝:头发迅速变白。
徙薪:移木防火,比喻预防灾难。
谋独验:早有预见却未能实行。
击楫:击打船桨,表示决心。
空悲:徒然悲伤。
嘉猷:好的策略。
告:告知,建议。
大政:重大政策。
咨:咨询,商议。
两楹:朝廷的两边柱子,代指朝廷。
昨梦:过去的记忆,可能指昔日的宫廷生活。
忍:忍受。
诵:诵读。
慭遗诗:遗留下来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名为《故相少师李公挽诗(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抒发离愁别绪之情的诗句。

首句“去国头方黑,伤时鬓易丝”表达了诗人离开家乡,时间匆匆而过,头发已开始变白,鬓角也逐渐出现了白丝,时间在无声中流逝,带来了岁月的沧桑感。

“徙薪谋独验,击楫志空悲”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如今独处时光,无不感到悲凉。徙薪,即收集柴火,谋独验可能指的是在孤独中寻找生活的证明或意义。而击楫,即击打小船前行的工具,志空悲,则是在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空虚和悲伤。

“尚想嘉猷告,曾闻大政咨”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与朋友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分享智慧的美好记忆。嘉猷指的是高明的见解或建议,而大政则是指国之大计。

最后两句“两楹歌昨梦,忍诵慭遗诗”则是在表达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不舍。在两楹间吟唱着过去的旧曲,那些曾经与朋友共同吟咏过的诗篇如今已成为记忆中的珍贵遗产。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士大夫对于友谊、国家和个人理想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六月五日集英殿策士从官待宣于内军器库廊

汉廷与目策英豪,投钓知谁首掣鳌。

百日红连纶阁迥,万年枝拂禁城高。

内廊坐永风生席,辇路归迟月映袍。

西抹东涂浑忘却,一絇短雪不堪搔。

(0)

中春中浣后一日老人挈累下西市寓舍越三日某行感而赋诗呈友人·其二

吐气韶华里,关心晓哢边。

鹧鸪天性在,杜宇世情然。

怒笋和泥煮,殷花蘸乳煎。

须君来共此,已办杖头钱。

(0)

答程嘉定·其一

练袂蒿簪不下堂,肯随时世画眉长。

旁人莫解东风意,只道花梢合向阳。

(0)

普照僧生云轩云闲阁·其一

岩芳敛空华,谷响答虚牝。

坐看白云生,会得无生忍。

(0)

抹利

翡翠帘帷雪透肌,纤风不动闹香吹。

裴回顾影精神发,省得京华识面时。

(0)

寿崔帅卿·其一

岭右山川间出贤,开元宰相最居先。

中间不数余安道,恰到于今五百年。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