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这是一首表达对远行者深切怀念和不舍之情的诗。开篇"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直接点明了离别的情景,雁门关作为边疆地带,象征着距离的遥远和心境的孤寂。
接着"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则描绘出一幅荒凉天气与渺茫人烟的画面。黄云笼罩,视线被阻隔,更增添了离别之苦和对归期的迫切期待。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情感的积累。昨日相送的情景依旧,而檐前的露水却早已凝结成珠,说明时光飞逝,不可挽回。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则是对生命无常和离别之痛的感慨。蕙草生长于荒野,即使其凋零也不足惜,而真正令人悲哀的是那漫长旅途中的冷清与孤独。
在"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中,诗人用“天涯”形容两人的距离之远,加深了相隔的无尽感。同时,“长别离”的表述,更显现出对久别之痛的心境。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所爱之人的思念。琼树枝象征着高洁无瑕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重逢之人的渴望。
最后"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用菟丝和水萍比喻深情,强调了一颗心灵的坚定与不变。菟丝和水萍都是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比喻出即便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会坚守着对所爱之人的思念,这种情感是不可以改变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写了离别之痛和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佳作。
华省张离筵,骊驹陈苦词。
北风吹旷野,归雁何参差。
弟也怀故乡,兄以王事羁。
高秋一为别,霜露忽已滋。
驱车抗前旌,执手安得辞。
君看并蒂菂,不独连理枝。
眷言此持赠,以慰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