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帝已驰声,五溪还总兵。
受诏金鞍动,论功铜马成。
唯称聚米势,无惭意苡情。
虽谢云台影,犹传千载名。
二帝已驰声,五溪还总兵。
受诏金鞍动,论功铜马成。
唯称聚米势,无惭意苡情。
虽谢云台影,犹传千载名。
这首诗描绘了马援将军的英勇事迹与高尚情操。首句“二帝已驰声”暗示马援在两位皇帝时期就已经建立了赫赫威名。接着,“五溪还总兵”表明他不仅在中央受到重用,还在边疆地区统帅大军,显示其军事才能和影响力。
“受诏金鞍动”描述了马援接到皇帝诏令时的迅速行动,体现了他的忠诚与效率。“论功铜马成”则可能是指他完成任务后,以铜铸马作为纪念,象征着功绩卓著。
“唯称聚米势,无惭意苡情”两句表达了对马援战略眼光和仁德之心的高度赞扬。聚米为山是古代军事家常用的战术模拟方法,此处形容马援运筹帷幄;“意苡情”则借用了典故,形容他心地纯洁,不贪图私利。
最后,“虽谢云台影,犹传千载名”总结了马援虽已去世,但其英名永存,如同在历史的云台上留下光辉的印记,影响着后世千年。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等手法,生动展现了马援将军的英雄形象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伟哉麟凤才,婉彼兰蕙质。
含英难独持,芳华耀朝日。
策马入金闺,声名从此溢。
冠盖岂不荣,而独耽著述。结藻何翩?,札札弄缃帙。
驾言发艺林,彷徨求侣匹。
只言不中谐,帐望如有失。
灿烂繁星垂,名篇谅非一。
律吕闻凄锵,譬彼清庙瑟。
词赋千载谋,斯人已入室。
结发事明主,忠义谅独持。
出门远眺望,荆棘生路岐。
路岐阻且深,惆怅何所之。
中心既不回,艰危何足辞。
不暇恤其躬,安能顾所私。
譬彼东流川,九折常如兹。
昔为志士模,今为壮士规。
寸心明白日,比德千园葵。
学道曾窥天壤意,寒儒又是膝挛人。
只言蔡泽有限寿,谁见壶丘不定身。
贵客懒迎长谢病,薄田可饱敢称贫。
后来不用问修短,已占溪山四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