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去年冬辙以起居郎入侍迩英讲不逾时迁中书舍人虽忝冒愈深而瞻望清光与日俱远追记当时所见作四绝句呈同省诸公·其四》
《去年冬辙以起居郎入侍迩英讲不逾时迁中书舍人虽忝冒愈深而瞻望清光与日俱远追记当时所见作四绝句呈同省诸公·其四》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讲罢渊然似不胜,诗书默已契天心。

高宗问答终垂世,未信诸儒测浅深。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名为《去年冬辙以起居郎入侍迩英讲不逾时迁中书舍人虽忝冒愈深而瞻望清光与日俱远追记当时所见作四绝句呈同省诸公》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苏辙在担任起居郎时,入宫侍讲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君主智慧的敬仰。

“讲罢渊然似不胜”,开篇即以“讲罢”二字点明主题,随后用“渊然”形容讲授内容的深邃,仿佛言犹在耳,却已难以承受其深奥,形象地展现了知识的广博与复杂。

“诗书默已契天心”,紧承上句,说明在静默中,苏辙已经与天心相合,即他通过阅读诗书,内心已与宇宙的真理相通,体现了他对学问的深刻理解和内在的修为。

“高宗问答终垂世”,这里提到“高宗”,可能是借指当时的君主,通过“问答”这一形式,展现了君主与臣子之间的互动,以及知识的传承与交流,最终成为历史的见证。

“未信诸儒测浅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苏辙对于其他学者的理解程度的怀疑,认为他们的见解可能未能触及知识的真正深度,强调了自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辙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探索,也反映了他对君主智慧的尊敬以及对学术界的自我定位和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夷陵道中

自入夷陵道,江山迥不同。

长滩翻雪浪,两岸列云峰。

客舫多从贾,人家少力农。

莫言三峡远,南诏路皆通。

(0)

送太仆寺主簿苏公望

匆匆动行色,官驿祖筵开。

别酒红螺泛,春衣白纻裁。

潮生杨子渡,云绕凤凰台。

考绩应书最,承恩及早回。

(0)

归去来图为岑太守赋

渊明先生冠世贤,志节凛凛能俱全。

江左文章日萎薾,楚声独数归来篇。

归来三径喜犹在,未应环堵成萧然。

柴桑酒熟巾可漉,菊花满眼黄金钱。

阳秋特书晋甲子,清风一枕羲皇天。

图中丰采虽恍惚,平生心事谁能传。

(0)

美邹烈妇

史妇邹氏女,红颜盛芳年。

良人隶戎籍,荷戈去防边。

兵尘方澒洞,杀气亘中天。

仓皇失所依,已不望生全。

一朝竟遭掠,剑戟罗满前。

宁死不受污,遇害归黄泉。

白璧虽无瑕,鸾镜岂复圆。

至今坟上木,清风犹凛然。

我为纪贞烈,留待太史编。

(0)

夜梦亡弟琦觉而有感

尔从捐馆后,荏苒逾六期。

每兴同胞念,此心转凄其。

今夕是何夕,梦中□依稀。

亹亹叙乖阔,仍似在家时。

蘧然惊睡觉,此乐安□□。

□□不成寐,空有涕涟洏。

(0)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四

咸阳古秦地,人物誇富强。

勃蹊与谇语,礼义失其防。

粤从炎汉兴,风俗杂五方。

乡里重游侠,侈靡视为常。

阅历千百年,政教渐更张。

矧值圣明世,习俗愈淳良。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