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功名,蝇头利赂,慨然除剿。
唾手提锋,剔开关要,个里玄元晓。
迷云瓦解,禅天冰莹,顿露月明风袅。
印千派、绿水澄澄,普浸一轮皎皎。
卓然独立,圆融模样,迩遐一混不扰。
来往分明,断常都泯,吉应阳魂兆。
清凉彼岸,妙明活计,坐卧玉花窈窕。
巍巍证、无漏功圆,圣机了了。
蜗角功名,蝇头利赂,慨然除剿。
唾手提锋,剔开关要,个里玄元晓。
迷云瓦解,禅天冰莹,顿露月明风袅。
印千派、绿水澄澄,普浸一轮皎皎。
卓然独立,圆融模样,迩遐一混不扰。
来往分明,断常都泯,吉应阳魂兆。
清凉彼岸,妙明活计,坐卧玉花窈窕。
巍巍证、无漏功圆,圣机了了。
这首元代王吉昌的《永遇乐》是一首表达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与智慧的词作。词中以"蜗角功名,蝇头利赂"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世人对微小名利的追逐,然后通过"唾手提锋,剔开关要",表达了主人公对于道家玄理的洞察和掌握。"迷云瓦解,禅天冰莹"象征着困惑的消散和心灵的净化,"月明风袅"则寓意着真理的显现和心境的宁静。
接下来,词人赞美了佛法的广大和普照,"印千派、绿水澄澄,普浸一轮皎皎",象征着佛法的深远影响和光明。"卓然独立,圆融模样"体现了修行者的超然姿态和包容一切的智慧。"吉应阳魂兆"预示着吉祥的征兆,呼应了修行者内心的积极力量。
词的后半部分进一步深化了对清凉彼岸和妙明智慧的追求,"坐卧玉花窈窕"描绘出修行生活的美好和纯净。最后,以"巍巍证、无漏功圆,圣机了了"收束,表达了修行者圆满无漏的境界和洞察一切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修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世荣讵不慕,所贵维物外。
但识电火机,何辞金印大。
古者不贱目,偶与水云会。
今贤有奇情,往返丹山旆。
丹山指二千,居食恒依赖。
感激发微言,欲解东坡带。
万汇自乾坤,焉有函无盖。
起唤陆大夫,庭株落寒濑。
摇摇空影中,相对岂梦事。
纵使百千劫,春光今夕在。
秋色澹欲入,携筇访山菊。
林幽山径迂,香气散松竹。
坐石良欣然,毋劳更仆仆。
世人爱见花,见花徒悦目。
悦目曾几时,鲜美限宵夙。
荣枯何苦知,春温而秋肃。
我亦随化迁,馀龄信幽独。
物理返自然,神智空攒簇。
飕飕朔风起,万景沉山谷。
举头寒月西,晶晶照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