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露抱琴去;朱云请剑来。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梁鼎芬的《课儿联》(其八五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邝露抱琴去”和“朱云请剑来”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与行为。
“邝露抱琴去”,邝露,这里可能是指一个文雅之人,他怀抱古琴,寓意着追求艺术、音乐或精神世界的探索。这句诗暗示了一个人在寻求心灵的慰藉或是表达情感的方式,通过弹奏古琴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
“朱云请剑来”,朱云则可能象征着勇猛、果敢或追求正义之士。请剑来,意味着准备行动,可能是为了战斗、决斗或是执行某种任务。这句诗传达出一种坚定的决心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强调了行动力和勇气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文人雅士与勇者的行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精神追求与实际行动并重的价值观。前者代表了内心的修养与艺术的追求,后者则体现了外在的勇敢与行动的力量。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也深化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生活态度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正月二十四日侍亲游罗浮道院栖禅山寺
淡云晓葱茏,野水清可揭。
山明草木秀,使里见琐细。
人闲境愈静,地暖春先逝。
桃李已青枝,落花空覆砌。
凉风稍可爱,习习来衣袂。
赤日虽未苦,炎炎逼裘毳。
道人疑有道,羽服襟裳弊。
晨斋爨无烟,含糗聊卒岁。
空阶指荜拨,破屋缘薜荔。
拄杖挑笋蕨,折柳樊兰蕙。
居夷信何陋,即此可遁世。
敢师浴乎沂,不数山阴禊。
人生行乐耳,四海皆兄弟。
何必怀故乡,吾驾随所税。
十二月十六日发双林登塔头晓至宝峰寺见重重绘出庵主读善财遍参五十三颂作此兼简堂头
十年怀石门,今日石门去。
双林动曦光,跋河开宿雾。
力微藉古藤,泥软脱芒屦。
风泉白云壑,夜雨青松路。
我生百事废,齿发行衰暮。
但馀爱山心,不逐年华故。
此山甲天下,自昔家吾祖。
峰如青莲花,千叶晓方吐。
烟云浮香色,清凉洗肝腑。
异哉万木间,白塔岿然古。
此老无恙时,超放殊媚妩。
万象供谈笑,大千为戏具。
我曾从之游,绝尘追逸步。
谁云今已亡,塔开全体露。
永怀凭妙观,此意竟凄楚。
那知深林间,聊与故人遇。
电眸霹雳舌,咳唾成妙语。
笔端撼江海,千偈浩奔注。
人间有此客,自可忘百虑。
堂头百衲师,嶷嶷法王辅。
君看说禅口,未肯让前古。
夜阑对昏灯,豪迈激顽鲁。
相逢俱偶然,此生真逆旅。
何当各努力,业已共骑虎。
诗成对轩渠,一笑小天宇。
《十二月十六日发双林登塔头晓至宝峰寺见重重绘出庵主读善财遍参五十三颂作此兼简堂头》【宋·释德洪】十年怀石门,今日石门去。双林动曦光,跋河开宿雾。力微藉古藤,泥软脱芒屦。风泉白云壑,夜雨青松路。我生百事废,齿发行衰暮。但馀爱山心,不逐年华故。此山甲天下,自昔家吾祖。峰如青莲花,千叶晓方吐。烟云浮香色,清凉洗肝腑。异哉万木间,白塔岿然古。此老无恙时,超放殊媚妩。万象供谈笑,大千为戏具。我曾从之游,绝尘追逸步。谁云今已亡,塔开全体露。永怀凭妙观,此意竟凄楚。那知深林间,聊与故人遇。电眸霹雳舌,咳唾成妙语。笔端撼江海,千偈浩奔注。人间有此客,自可忘百虑。堂头百衲师,嶷嶷法王辅。君看说禅口,未肯让前古。夜阑对昏灯,豪迈激顽鲁。相逢俱偶然,此生真逆旅。何当各努力,业已共骑虎。诗成对轩渠,一笑小天宇。
https://shici.929r.com/shici/piq9AB.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