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人不见,谁慰此、可怜宵。
且玉蒜帘垂,珠兰鬓卸,银粟灯挑。
高楼雁声递过,带凉边、愁梦去迢迢。
一百里江东下,奈堪柳悴芦凋。画桥。那度送征桡。
天末一萍漂。问甚日重逢,分筹赌酿,选局评箫。
三更四更又过,尚残蛩、月角语烟苕。
雨僽风僝时节,坐来一样清寥。
旧时人不见,谁慰此、可怜宵。
且玉蒜帘垂,珠兰鬓卸,银粟灯挑。
高楼雁声递过,带凉边、愁梦去迢迢。
一百里江东下,奈堪柳悴芦凋。画桥。那度送征桡。
天末一萍漂。问甚日重逢,分筹赌酿,选局评箫。
三更四更又过,尚残蛩、月角语烟苕。
雨僽风僝时节,坐来一样清寥。
这首《木兰花慢》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开篇“旧时人不见,谁慰此、可怜宵”,以“旧时人”与“今夕人”的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寂寞的感慨。接着,“且玉蒜帘垂,珠兰鬓卸,银粟灯挑”几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晚独自垂帘、卸妆、挑灯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氛围。
“高楼雁声递过,带凉边、愁梦去迢迢”两句,借雁声传递愁绪,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远方的思念。接下来,“一百里江东下,奈堪柳悴芦凋”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之苦和自然界的萧瑟景象,强化了情感的抒发。
“画桥。那度送征桡”中,“画桥”象征着美好的过往,而“送征桡”则指向离别与远行,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天末一萍漂。问甚日重逢,分筹赌酿,选局评箫”几句,以“萍漂”比喻主人公如浮萍般无根,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重逢的渴望。通过“分筹赌酿,选局评箫”这样的活动,试图在忙碌中寻找一丝慰藉,但最终发现这一切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最后,“三更四更又过,尚残蛩、月角语烟苕。雨僽风僝时节,坐来一样清寥”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寂静相结合,强调了主人公在孤独中度过每一刻,即使是在月光下、雨中、风中,也只感到一样的清冷与寂寥。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春潮不到石城脚,十丈楼船浅沙阁。
楚天衮入秦淮流,白日黄尘亦冥漠。
胡儿走马沙上归,青兕豪猪载毡橐。
旌旗不动弓矢闲,百金砗磲作璎珞。
龙盘虎踞天地静,稽首清明可终托。
当时被发饮此水,铁骑如山照秋郭。
鸟惊兽骇人莫知,天欲以血洗伊洛。
三山砥砺水濯磨,万夫相望在雕鹗。
东风两鬓今萧萧,何当以此叩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