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值七夕同乡燕会酬和卢方伯》
《立秋值七夕同乡燕会酬和卢方伯》全文
明 / 庞尚鹏   形式: 七言律诗

白头相聚浣花村,坐久浑忘苜蓿盘。

万树秋声回落日,九天凉雨送清尊。

鹊桥缥渺银河路,庭竹萧森绿雪轩。

此日纷纷论乞巧,天工沉默总忘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与同乡聚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人文情感。

首联“白头相聚浣花村,坐久浑忘苜蓿盘”以白发老人相聚于浣花村,时间流逝,竟忘记享用简单的苜蓿盘,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怀旧的氛围。这里的“白头”不仅指年长者的白发,也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以及老友间的深厚情谊。

颔联“万树秋声回落日,九天凉雨送清尊”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万木在夕阳下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九天之上的凉雨则为这乐章添上了清新的旋律,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清尊”一词,既指出了酒器的雅致,也暗示了聚会中饮酒的场景,增添了诗的意境。

颈联“鹊桥缥渺银河路,庭竹萧森绿雪轩”将视线转向了更广阔的宇宙。鹊桥与银河路的想象,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象征着跨越时空的爱与希望。而“庭竹萧森绿雪轩”则是对庭院内竹林的描写,竹子的青翠与竹轩的静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环境,与前文的自然景象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尾联“此日纷纷论乞巧,天工沉默总忘言”则点明了聚会的主题——七夕节。人们在这一天讨论着乞巧的故事,祈求心灵手巧。然而,面对如此美好的自然与人间情感,即使是天工也无法用言语表达其感受,只能沉默以对。这一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无法言说的美好情感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立秋时节与同乡聚会的温馨场景,以及对自然美景和人间情感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作者介绍

庞尚鹏
朝代:明

(?—约1582)广东南海人,字少南。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乐平知县,擢御史,出按河南、浙江等地,搏击豪强,吏民震慑。嘉靖四十四年,在浙江推行一条鞭法,为一条鞭法之始。隆庆元年,迁大理右寺丞。次年,擢右佥都御史,兼领九边屯务。诸御史督盐政者以事权被夺,起而攻之,斥为民。万历四年起故官巡抚福建,拜左副都御史。忤张居正罢归,家居四年卒,谥惠敏。有《百可亭摘稿》。
猜你喜欢

题太白少陵像二首·其二

关山云冷笛声秋,一曲南征感旧游。

满地月明双鬓雪,断肠今夜望鄜州。

(0)

四皓奕棋图

何事山中閒奕棋,颜如丹渥鬓如丝。

不将白眼看浮世,且向山中歌紫芝。

歌紫芝,心荡荡,嬴秦残忍知不知。

若无张子房,安肯出彤墀。

羽翼太子难动移,虽有缯缴将安施。

扶弱安刘今几时,画中见之恍在斯。

问之不答亦不顾,妙算还他一着奇。

(0)

林泉高兴

山中无事日如年,物外家风别一天。

嘉树飘香来石几,奇花弄影拂香筵。

呼童汲水烹新茗,与客吟诗改旧联。

满目纵横皆自得,看云閒对落花眠。

(0)

题山水图

筑室武陵溪,溪村绿树迷。

人寻芝术去,松借鹤猿栖。

问诀维仙棹,看山倚杖藜。

披图豁心目,吟度石桥西。

(0)

妾安所居

忆昔初嫁时,人言妾有家。

修眉横远山,芳姿玉无瑕。

燕婉誓偕老,合欢良莫加。

胡为轻别离,各在天一涯。

昔为珠与玉,今为泥与沙。

兔丝倚蓬草,离离颜色好。

小物若无情,生荣死同槁。

君心不可知,妾心无改移。

中途归无庐,茕茕安所居。

(0)

山行

纻服芒鞋兴趣长,溪山登濯足徜徉。

翠岩雨过秋云暝,兰若风生夕沼凉。

远浦渔歌来窈窕,空崖樵唱起微茫。

诛茅便欲来居此,十亩园池一草堂。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