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新丝五月谷,穷黎剜尽心头肉。
花瓷偶啜雨前茶,徬徨愧我为民牧。
二月新丝五月谷,穷黎剜尽心头肉。
花瓷偶啜雨前茶,徬徨愧我为民牧。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对底层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与同情。通过对比“二月新丝五月谷”的季节更替与“穷黎剜尽心头肉”的生活艰辛,展现了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付出的巨大牺牲。花瓷品茗雨前茶的场景,既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劳苦大众的体恤之情。
“徬徨愧我为民牧”一句,表达了诗人作为国家的统治者,面对百姓的疾苦,内心充满了愧疚和不安。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改善民生,却因种种限制而感到无力回天,这种复杂的情感流露,体现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的不公与底层人民的苦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在艺术表现上,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情感的深度挖掘,使得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性。
七十已过半,所向意不如。
一官计大州,仆仆畏简书。
酒薄不可醉,歌舞见已疏。
亦有淡生活,诗成自相纾。
池面数尺地,荆棘试剪除。
为觅桃李花,养根待春初。
日暮公事已,呼童细耘锄。
稍稍净朽壤,依依列荒墟。
岁月能几何,坐见红绮舒。
更须土脉动,艺柳分芙蕖。
赏心固难事,寓目良有馀。
即此且痛饮,三年冀安居。
勿言传舍耳,吾生亦蘧庐。
苟无名利著,朝市均樵渔。
青山足佳游,远睇欲无路。
稍寻绝涧入,始辨云间树。
泉声若招客,倚杖得夷步。
惊湍泻乱石,激激有清趣。
风微鸟哢幽,日彻鱼影聚。
居然鱼鸟乐,正欠幽人住。
野僧岂忘机,作亭以兹故。
因君赋新诗,我亦梦其处。
挟筴度春水,絮飞花易阑。
吾衰聊玩世,子壮且勤官。
雨后半篙绿,风生孤棹寒。
慇勤酌双井,为试茗芽看。